[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049.1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新;高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4100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双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11)、活动手柄(14)、固定壳(17)和穿过所述活动手柄(14)和固定壳(17)的中心轴(18);
棘轮(11)内孔设置有手柄复位弹簧(15),手柄复位弹簧(15)的第一自由端(151)、第二自由端(152)穿过活动手柄(14)的第三滑槽(142)后,置于固定壳(17)的第四滑槽(172)中;
棘轮(11)和活动手柄(14)之间设置有处于同一安装平面的第一棘爪(12)和第二棘爪(13),第一棘爪(12)和第二棘爪(13)分别设置有凸台、齿段及用于连接活动手柄(14)的定位柱,所述凸台置于所述固定壳(17)的第一滑槽(171)和第二滑槽(171’)中;
棘爪复位弹簧(16)与所述第一凸台(122)、第二凸台(132)和中心轴(1 8)相连接,使得第一齿段(123)和第二齿段(133)存在朝棘轮(11)棘齿(111)运动的趋势;
当存在作用力使得活动手柄(14)以中心轴(18)为中心转动时,第一棘爪(12)和第二棘爪(13)中有一个的齿段与棘齿(111)相啮合,另一个与棘齿(111)相分离,从而带动棘轮(11)同步转动,当所述作用力撤销时,在手柄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手柄回复到最初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71)和第二滑槽(171’)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弧状滑槽段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复位弹簧(16)设置在固定壳(17)活动手柄(1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复位弹簧(15)设置在活动手柄(14)与第一棘爪(12)或第二棘爪(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复位弹簧(16)包括第一臂勾(161)、第二臂勾(162)和定位部件(163),所述第一臂勾(161)和第二臂勾(162)分别与第一凸台(122)、第二凸台(132)相连,所述定位部件(163)与所述中心轴(18)相连。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22)和第二凸台(132)分别穿过设置在活动手柄(14)上的第五滑槽(141)和第六滑槽(141’),连接固定壳17的第一滑槽(171)和第二滑槽(171’)。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滑槽(141)或第六滑槽(141’)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两个圆弧状滑槽段的半径的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柱(121)或第二定位柱(13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活动手柄(14)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22)或第二凸台(132)为圆柱状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0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振动式机床输送排屑机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速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