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接式电连接器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6762.2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苏侯安;蔡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506;H01R13/514;H01R1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接式电 连接器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式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端子组件的压接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业界现有的压接式连接器,其包含一第一盖体1a、一第二盖体2a及数个端子3a,该第一盖体1a与该第二盖体2a相互卡合,该第一盖体1a及第二盖体2a内壁均设有数个端子台阶4a,每一端子台阶4a贯设数个端子收容槽41a。端子3a插置于端子收容槽41a中,且端子3a两端伸出端子收容槽41a,当端子3a插接于电路板时,端子3a会受到电路板的反作用力,若端子3a与第一、二盖体1a、2a的结合强度不够时,端子3a受到反作用力后,会造成端子3a往后退出端子收容槽41a,进而造成产品的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式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具有提升产品良率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式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一压接式连接器,其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及数个端子,该第一盖体内壁设有数个第一端子台阶,每一第一端子台阶贯设数个第一端子收容槽,该第二盖体内壁设有数个第二端子台阶,每一第二端子台阶贯设数个第二端子收容槽,该等第二端子台阶与该等第一端子台阶相对应,每一端子均穿设该等第一端子收容槽及第二端子收容槽,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相互连接;以及数个端子保护件,该等端子保护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端子台阶与该第二端子台阶之间,该等端子保护件分别套设于该等端子,该等端子一端分别伸出该等端子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当压接式连接器的端子插接于电路板时,端子会受到电路板给予的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力会作用在端子保护件,再传到第一盖体上,达到缓冲反作用力的效果,所以端子不会因为受到反作用力就退出端子收容槽,进而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压接式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盖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盖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子保护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a 第一盖体
2a 第二盖体
3a 端子
4a 端子台阶
41a 端子收容槽
10 压接式连接器
1 第一盖体
11 第一卡合部
111 凸点
12 凹槽
13 第一端子台阶
131 第一端子收容槽
2 第二盖体
21 第二卡合部
211 开孔
22 突块
23 第二端子台阶
231 第二端子收容槽
3 端子
31 接脚部
311 鱼眼孔
32 第一固定部
33 连接部
34 第二固定部
35 端子接触部
4 端子保护件
41 本体
411 凹槽
412 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式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一压接式连接器10及数个端子保护件4,该压接式连接器10包含一第一盖体1、一第二盖体2以及数个端子3,该第一盖体1的相对二侧各具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一卡合部11,于该对第一卡合部11上各凸设有一凸点111,该第一盖体1的另一侧边设有数个凹槽12,该等凹槽12略呈T形。该第一盖体1内壁设有数个第一端子台阶13,该等第一端子台阶13呈阶梯状排列,每一第一端子台阶13贯设数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PCB设备上的活动轮机构
- 下一篇:折叠式太阳能手机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