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导线架及具有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1556.6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万顺;林士杰;陈立敏;高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3/495;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导线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并且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线架及具有该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技术成熟,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地使用在各种型式的光源设计中。虽然发光二极管于运作时,其所产生的热远少于传统光源所产生的热,但是对于体积小的发光二极管而言,此热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过度的热将使发光晶片的接面温度居高不下,进而影响发光效率且缩短使用寿命。
传统对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设计通常藉由具有外露表面的导热基板直接接触散热元件以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直接传导至该散热元件。请参阅图1A及B,图1A是绘示先前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1的俯视图,图1B是绘示发光二极管1沿图1A中X-X线的剖面图。发光二极管1包含固定座12、导热基板14以及发光晶片16。发光晶片16设置于导热基板14上。发光二极管1固定于一电路板21(于图1B中以虚线表示)上。导热基板14具有一外露的表面142。表面142可贴合于散热元件22(于图1B中以虚线表示)上。藉此,发光晶片16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即可经由导热基板14传导至散热元件22。然而,当发光晶片16系一较高功率的发光晶片或发光二极管1包含更多个发光晶片而产生较高的热时,导热基板14便无法即时将热传导至散热元件22,致使发光晶片16的接面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发光效率且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线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热鳍片的发光二极管导线架及具有该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发光二极管,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较佳的热传导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线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座;
一导热基板,该导热基板具有一暴露的第一表面,该导热基板设置于该固定座内;以及
一导热鳍片,该导热鳍片由该导热基板延伸出该固定座之外,该导热鳍片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共平面。
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底表面,该底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共平面。
其中,该导热鳍片具有一边缘,该边缘呈锯齿状、城垛状或星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座;
一导热基板,该导热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暴露的第二表面,该导热基板设置于该固定座内;
一导热鳍片,该导热鳍片由该导热基板延伸出该固定座之外,该导热鳍片具有一第三表面,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共平面;以及
一发光晶片,该发光晶片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
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底表面,该底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共平面。
其中,该导热鳍片具有一边缘,该边缘呈锯齿状、城垛状或星形状。
其中,该发光晶片包含一电极,该电极与该导热基板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线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座;
一导热基板,该导热基板具有一暴露的第一表面,该导热基板设置于该固定座内;以及
一导热鳍片,该导热鳍片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接触部,该连接部连接该导热基板与该接触部,该接触部位于该固定座之外并具有一第二表面;
其中,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能同时与该散热元件接触。
其中,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共平面。
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底表面,该底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共平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该发光晶片于运作中产生的热将经由该导热基板以及该导热鳍片传导至该散热元件,再由该散热元件散逸出去。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导热基板及该导热鳍片较传统单一导热基板具有更大的传导接触面积,因此热传导效率较佳。此外,在该导热鳍片的边缘形成凹凸的形状,更有助于热由该导热鳍片传导至该散热元件的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导线架或具有该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发光二极管可有效避免发光晶片的接面温度过度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缩短使用寿命。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创作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绘示先前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一发光二极管的俯视图。
图1B是绘示发光二极管沿图1A中X-X线的剖面图。
图2A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俯视图。
图2B是绘示发光二极管沿图2A中Y-Y线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液晶面板上进行集成电路对位压着机构
- 下一篇:拖车空管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