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677.X | 申请日: | 200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6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浣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8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制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制动钳大都为一侧的摩擦片静止不动、另一侧的摩擦片移动,这种制动钳刹车速度慢、阻力大,一侧的摩擦片回位不好。为了克服单向移动制动钳存在的不足,人们开发出了双向移动刹车的制动钳。但在使用中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力臂过短,制动力矩小,制动不可靠;二是刹车时操作很吃力,且不平稳;三是刹车时噪音大,连接板容易损坏。因此,新开发出的双向移动刹车的制动钳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它制动平稳可靠,操作轻松自如,制动产生的噪音小,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包括左钳壳和右钳壳组成的钳体、与钳体上部配合的防尘盖;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圆坑,两圆坑的中心均设有螺孔,两圆坑壁的两侧均设有对称的导向槽,两圆坑壁的上方均设有与钳体上部想通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钳体内设有上部与拉线轴两端连接、下部与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配合的双向摇臂夹紧机构,左摇臂、右摇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均为8-10厘米;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实验证明将左摇臂、右摇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增大至8-10厘米,使力臂加长,力矩增大,方能保证制动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边部分包括左摇臂、左活塞;左摇臂上部的连接孔与拉线轴的一端连接,左摇臂下部的转盘的左面上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35°的动圆弧凹坑、转盘的边缘设有卡口;左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左钳壳圆坑壁的上方的槽口进入圆坑内;左活塞的左面设有摩擦片、右面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35°的静圆弧凹坑、两侧设有对称的导向支块;左活塞与左钳壳下部的圆坑配合,其两侧的导向支块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向槽配合,其右面的3个静圆弧凹坑与左摇臂下部转盘左面上的3个动圆弧凹坑一一对应,在两对应的动、静圆弧凹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在左活塞两侧的导向支块上分别设有一阶梯孔,两阶梯孔内分别设有活塞回位弹簧;在左活塞左面的边缘设有密封圈,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密封圈两边对称的过孔、阶梯孔内的回位弹簧连接在左钳壳上;
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右边部分包括右摇臂、右活塞;右摇臂上部的连接孔与拉线轴的另一端连接,右摇臂下部的转盘的右面上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35°的动圆弧凹坑、转盘的边缘设有卡口;右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右钳壳圆坑壁的上方的槽口进入圆坑内;右活塞的右面设有摩擦片、左面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35°的静圆弧凹坑、两侧设有对称的导向支块;右活塞与右钳壳下部的圆坑配合,其两侧的导向支块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向槽配合,其左面的3个静圆弧凹坑与右摇臂下部转盘右面上的3个动圆弧凹坑一一对应,在两对应的动、静圆弧凹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在右活塞两侧的导向支块上分别设有一阶梯孔,两阶梯孔内分别设有活塞回位弹簧;在右活塞右面的边缘设有密封圈,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密封圈两边对称的过孔、梯孔内的回位弹簧连接在右钳壳上。
左、右摇臂下部的转盘的右面上的动圆弧凹坑底部倾斜角度,左、右活塞上的静圆弧凹坑底部倾斜角度要求一致,在25°-35°的范围内,以30°为最好。大于35°则制动吃力,小于25°活塞移动的距离小,制动不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由顶丝套、固定连接在顶丝套中心的销轴、配合在销轴上的补偿扭簧组成,两间隙补偿机构分别与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下部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配合,两销轴的顶端分别与左摇臂、右摇臂下部的转盘接触,两补偿扭簧的一端分别与左摇臂、右摇臂下部转盘边缘上的卡口配合。间隙补偿机构的补偿扭簧与销轴的配合间隙要恰当,当销轴顶住左、右摇臂下部的转盘时,补偿扭簧在销轴上打滑,当摩擦片磨损减薄后,使两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增大时,补偿扭簧带动销轴转动,将顶丝套旋出以补偿产生的间隙,以保证制动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右摇臂上部的连接孔分别与拉线轴的两端配合连接,制动拉线穿过摇臂回位弹簧与拉线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浣,未经李成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