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取力器真空助力换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5549.0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关建成;李广瀚;刘雪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变速箱厂 |
主分类号: | F16H61/30 | 分类号: | F16H6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取力器 真空 助力 换档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具体为一种汽车取力器真空助力换档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汽车变速箱取力器换档控制系统分别采用气缸换档控制系统和机械换档控制系统。
气控换档控制系统工作时,驾驶员通过控制气阀接通气路使换档气缸进行工作,能够实现取力器换档自动切换。但是该系统只能够应用于带有气源的整车系统。
目前大部分的轻型汽车采用液力制动或其他制动方式而使得整车没有气源,也就无法应用气控取力器换档系统。一些厂家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进行取力器换档,取力器换档费力,劳动强度大,换档时间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灵活的、自动换档,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汽车取力器真空助力换档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变速箱壳体(1)、取力器换档拨叉(2)、换向臂支架(3)、取力器换挡轴(4)、支承轴减磨套(5)、换向臂(6)、助力器支架(7)、真空助力器(8)、接头-助力泵(9)。助力器支架(7)上固定连接真空助力器(8),助力器支架(7)与变速箱壳体(1)连接,换向臂(6)一端与接头-助力泵(9)连接、另一端与取力器换挡轴(4)连接,取力器换挡轴(4)与其下方的取力器换档拨叉(2)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灵活、自动换档,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有利于降低行车事故发生率。而且也能够保证在无气源整车上自动取力换档系统的应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助力器支架(7)上固定连接真空助力器(8),助力器支架(7)与变速箱壳体(1)连接,换向臂(6)一端与接头-助力泵(9)连接、另一端与取力器换挡轴(4)连接,取力器换挡轴(4)与其下方的取力器换档拨叉(2)固定连接为一体。工作原理:真空助力器利用圆形的活塞筒分隔左、右两端,一端通大气压力,一端连接发动机进气歧管,当驾驶者进行取力器换档操作时,使得助力器中的阀门动作造成真空的吸取,而大气压力自然推动中央膜片,产生强大的位移作用力带动拨叉实现换档。
工作过程:真空助力器工作后,助力器拉杆拉动换向臂,同时换向臂带动取力器换挡轴及取力器换档拨叉移动。从而实现取力器换档。摘档时,在弹簧力作用下,助力器拉杆复位。同时带动换向臂、取力器换挡轴、取力器换档拨叉复位,从而实现摘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变速箱厂,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变速箱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图书固定架
- 下一篇:叶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