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油的脱臭反应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554.1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小兵 |
主分类号: | A23D7/02 | 分类号: | A23D7/02;A23L1/36;A23L1/29;A23L1/015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746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脱臭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榨油机械脱臭反应锅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臭反应锅为一单层的密闭容器。通过进油管将油送至脱臭油仓后采用在锅底外部进行加热的方法将锅内榨油煮至100~120℃,约三个小时后将榨油脱臭、去杂质,这种反应锅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只能将榨油采取长时间高温加热的方法进行脱臭,所脱臭的榨油内杂质和深色度仍无法有效地被除掉,导致其榨油成品油的口感仍不完美,保质期仅只能达到十八个月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现有榨油中有脱臭反应锅存在的上述结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将脱臭油进行充分雾化,有效地除去油中各项杂质,提高油体透明度,口感极佳,保质期长的脱臭反应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它包括有一个支座、一个密闭的外筒体和一个套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有一夹层;在外筒体的顶部和外筒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蒸汽热吹气装置,该蒸汽热吹气装置与内筒体内的脱臭油仓连通;在筒体的内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带进油泵的进油管,和带出油泵的出油管;本实用新型还在内筒体的顶部设置为一泡沫过滤层;本实用新型还在内、外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一管孔并在管孔上连接有一扣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对榨油进行脱臭的工艺环节中有效地除去油中尚存的各种杂质,确保油体的清澈透明,并具有良好的口感,整个油体品质大大提高,其酸价含量可降至0.21%,保质期达到三十二个月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它包括有一个支座1、一个密闭的外筒体3和一个套在外筒体3内的内筒体2;外筒体3与内筒体2之间有一夹层11;在外筒体的顶部和外筒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蒸汽热吹气装置4、5,该蒸汽热吹气装置与内筒体内的脱臭油仓6连通;在内、外筒体的内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带进油泵7的进油管8,和带出油泵9的出油管10;本实用新型还在内筒体2的顶部设置为一泡沫过滤层12;本实用新型还在内筒体2的底部开设有一管孔13并在管孔上连接有一扣罩14。
在具体脱臭过程中,将过滤后的精油通过进油泵7由进油管8泵入反应锅装置的脱臭油仓6,然后将反应锅装置的顶部蒸汽热吹气装置4和底部的蒸汽热吹气装置5同时向锅应吹热气,使反应锅装置内温度升至140度左右,压力也随之升高,此时,油体逐步被完全雾化,并翻滚上升沿反应锅装置的夹层11渐渐下沉凝结成经脱臭过滤油体,由于在内筒体2的顶部设置为一泡沫过滤层12;使雾化的油在压力中再被过滤,所得油体不含水份,而且蒸汽热吹气装置只是将热气体吹入锅内并不带有蒸汽的水份,因此,对脱臭的油体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蒸汽热吹气装置在市场上可购得。为了加强油体的翻滚雾化,在内筒体2的底部开设有一管孔13并在管孔上连接有一扣罩14,使油体在脱臭油仓6中受热受压时雾化充分。在不断将油体进行雾化的过程中,油体内的水份、杂质被除去殆尽,使所得油体具有相当清澈、透明的视觉,其口味也极佳,完全没有了核桃油原有的苦味,保质期也因其无水份和酸价的大大降低而大大延长,可达三十二个月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小兵,未经钟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