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729.7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方群波;黄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冷却系统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水箱,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汽车发动机在运行的各种工况下冷却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以确保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同时减少冷却液由于膨胀溢出而造成的浪费和频繁补充冷却液的麻烦,一般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设置副水箱(或简易膨胀箱)。对于由于各种原因(譬如:空间布置及结构设计限制)导致的冷却系统的压力盖不便设置在散热器上时,这时,设置副水箱就成为必要,压力盖就必须设置在副水箱上。这时,副水箱就承担着如下功能:储备冷却液,提供膨胀空间,除气,提高水泵进口处的静压,便于加注冷却液。同时,为了保证副水箱具有上述功能,必须要将副水箱的最低冷却液的液面界限设置在高于发动机出水口和散热器上水室的位置,这样往往由于发动机引擎盖的高度过低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留给副水箱的高度空间非常有限,从而无法将副水箱的注水口与箱体的联结点设置在副水箱的上表面或上表面与侧表面相邻的圆角位置,只能设置在副水箱侧面较低的位置,这样会使得在经副水箱给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时无法将冷却液加满,同时,在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也无法排出冷却系统外,冷却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副水箱冷却液加满,且便于布置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它包括水箱体,水箱体下设冷却液连接出口,箱体上设箱体注水管,箱体注水管上设注水口,注水口上连接压力盖,水箱体顶部设排气连接管,水箱体顶部与箱体注水管之间连接联通管。
在副水箱的注水口接管靠近压力盖的位置和副水箱的上表面之间设置联通管,这样既可以保证注水口接管与箱体的联结点布置在箱体侧面较低的位置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在给冷却系统加冷却液时能够通过连通通道将空气排出系统外,从而能够将副水箱冷却液加满;将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通过连通通道排出系统外,以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水箱体1的底部设冷却液连接出口2,水箱体1的侧面设箱体注水管3,箱体注水管3上设注水口4,注水口4上连接压力盖5。水箱体1顶部设排气连接管6,水箱体1顶部与箱体注水管3之间连接联通管7。排气连接管6根据需要可设置一个以上的类似小接口,以分别与发动机出水口和散热器的上水室相连。
上述的副水箱在设计时可能与整车布置相适应。本实用新型连通通道的形状和数量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依据本适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整车造型和布置,设计人员设计合理的通道外形和数量。
在给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时,拧开压力盖,从注水口加注冷却液,冷却液经冷却液连接出口2流经整个发动机冷却系统并充满整个系统,同时,系统中的空气经排气连接管6和联通管7排出系统外;在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经排气连接管6和联通管7排出系统外,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