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速磁悬浮列车刹车装置减震垫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095.1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萌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331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速 磁悬浮 列车 刹车 装置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低速磁悬浮列车刹车装置中的减震垫。
背景技术
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包含低速磁悬浮列车,其设计制造属于世界前沿技术,在我国属于首次实验制造运行,其刹车装置为全新设计,为了实现刹车装置的功能并满足磁悬浮列车的正常运行,其刹车装置中必须采用相应的特殊构造。由于磁悬浮列车的特有构造,其运行、刹车时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感,以及保证刹车装置的正常运行需要采用减震机构,国内尚未见到有同类型的产品公开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速磁悬浮列车刹车装置使用的减震垫,刹车装置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磁悬浮列车刹车装置正常运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悬浮列车刹车装置减震垫,包含外钢套、硫化橡胶减震件、内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套形状如同标准400米跑道,即具有第一半圆、第二半圆,它们通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连,在第一、第二半圆与第一、第二侧板的内壁连接处分别有一根凸条;所述硫化橡胶减震件衬于外钢套内部,硫化橡胶减震件在外钢套内壁上的4根凸条处有相应大小的缺口,缺口与所述4根凸条相互嵌套,在硫化橡胶减震件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接触的位置,分别有若干下凹的缺孔,在硫化橡胶减震件分别贴近第一半圆、第二半圆的位置,有两个葫芦形的孔,两个孔以硫化橡胶减震件的中心对称,每个孔包含一小孔一大孔,小孔贴近所述半圆,大孔靠近中心,小孔大孔之间相通;硫化橡胶减震件的中心还嵌有一内钢套,内钢套为管道形状,管道内壁有凹槽,凹槽内嵌有无油润滑材料。
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实现了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上的突破,完全可以满足列车正常运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垫沿图1方向A看上去的安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依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减震垫6包含外钢套1、硫化橡胶减震件2、内钢套3,所述外钢套形状如同标准400米跑道,由第一半圆11、第二半圆12通过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相连,在第一、第二半圆11、12与第一、第二侧板13、14的内壁连接处分别有凸条15、16、17、18;所述硫化橡胶减震件2衬于外钢套1内部,硫化橡胶减震件2在外钢套1内壁上的4根凸条15、16、17、18处有相应大小的缺口,4个缺口与所述4根凸条相互嵌套,在硫化橡胶减震件2与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接触的位置,分别有下凹的缺孔25、26、27、28,在硫化橡胶减震件2分别贴近第一半圆11、第二半圆12的位置,有两个葫芦形的孔29、30,两个孔29、30以硫化橡胶减震件2的中心对称,孔29包含一小孔31、一大孔32,孔30包含一小孔33、一大孔34;硫化橡胶减震件2的中心还嵌有一内钢套3,内钢套3为管道形状,管道内壁有凹槽,凹槽内嵌有无油润滑材料4。
参见图2,减震垫6安装在电磁极板7与压块8之间,上吊杆9穿过内钢套3,其中减震垫6内壁上的凸条15、16、17、18是为了阻止硫化橡胶减震件2与外钢套1之间的相对位移及增加疲劳寿命,设计下凹缺孔25、26、27、28是留出一定的空隙保证内钢套有适当的上下位移,在内钢套3与第一半圆11、第二半圆12之间设计葫芦形的孔29、30是为了刹车装置10在承受载荷时,可以有一定自由位移,从而满足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