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电动车电磁刹车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606.2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红安 |
主分类号: | B60R25/08 | 分类号: | B60R25/08;B62H5/18;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2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电动车 电磁 刹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锁,尤其是与刹车集成为一体并与电动车电源锁联动的半自动电磁锁.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上与刹车集成为一体的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锁如专利200520029935.9,200420024811.7,这类锁隐蔽性好,防撬性好,但开锁上锁麻烦,且由于留有钥匙孔,使用一段时间后锁内会受潮生锈而无法使用;另一类是电动锁如200320109421.5,200420026046.2,这类锁虽然克服了机械锁的缺陷但利用电机加齿轮驱动,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电动自行车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与刹车集成为一体的防盗锁,优点在于防盗性能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制作简单,其创新点在于该刹车锁采用电磁铁实现自动开锁,并保证了电磁铁的瞬间通断电,同时解决了锁舌被卡住等使用问题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电磁刹车锁由锁构件和控制电路组成,锁构件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内的锁芯、锁舌、电磁铁、锁芯复位弹簧和锁舌复位弹簧;控制电路包括电动车电源锁,安装在锁芯运行轨迹上的开关,电磁铁线圈,其中开关的一端接电动车电源锁ON端,开关的另一端和电磁铁线圈的一端相连,电磁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动车蓄电池负极。
锁壳为由刹车外壳侧面向外延伸的U形槽和电磁铁的U形框架套接而成盒状锁壳,电磁铁U型框架两侧面近开口端开一组同轴孔,锁芯右端从电磁铁U型框架右侧面孔穿出,锁舌左端从电磁铁U型框架左侧面孔穿出。
锁芯从左端沿轴向开一个不贯通的锁芯孔,置入锁舌复位弹簧和锁舌右端,沿轴向在锁芯表面开销槽,销槽与锁芯孔贯通,锁舌右端开一与轴向垂直的销孔,从锁芯表面销槽置入锁舌销插入锁舌上的销孔,使锁舌和锁芯连接并在销槽的范围内轴向相对运动;锁芯复位弹簧套在锁舌上,卡在锁壳和锁芯之间;锁舌复位弹簧卡在锁芯孔内右端面和锁舌之间。
在锁芯表面与电磁铁动铁芯配合的上锁位置处,加工一凹槽或台阶,上锁时电磁铁动铁芯卡入凹槽或台阶。
在锁芯运行轨迹上安装的开关可以是自制开关,自制开关结构为,在锁芯表面安装一段金属片当作该自制开关的触头;在锁芯运行轨迹四周恰当位置安装两段金属片当作自制开关的两个触点,触点触头安装位置为上锁状态下触头和两个触点同时接触,控制线路闭合;开锁时锁芯右移一段距离后触头和两个触点不同时接触,控制线路断开;自制开关两触点分别接电动车电源锁ON端和电磁铁线圈。
在锁芯运行轨迹上安装的开关可以是自制开关,自制开关的结构还可为,在锁芯表面安装两段金属片当作该自制开关的两个触点,在锁芯运行轨迹四周恰当位置安装一段金属片当作自制开关的触头,触点触头安装位置为上锁状态下触头和两个触点同时接触,控制线路闭合;开锁时锁芯右移一段距离后触头和两个触点不同时接触,控制线路断开;自制开关两触点分别接电动车电源锁ON端和电磁铁线圈。
在锁芯运行轨迹上安装的开关也可以是普通开关,安装位置为上锁状态下普通开关的按钮、按键或拨块使开关闭合,控制线路闭合;开锁时锁芯右移一段距离后锁芯不再触碰普通开关的按钮、按键或拨块使开关断开,控制线路断开;开关两触点分别接电动车电源锁ON端和电磁铁线圈。
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安装位置,在完全上锁状态下,锁舌销距销槽左端口的距离,大于普通开关按钮、按键或拨块至锁芯左端面的轴向距离,或大于自制开关中触头左端至左触点右端距离。
上锁时,手动推入锁芯,锁芯在锁壳内移向电动车刹车盘,锁舌伸出作为锁舌卡住刹车盘,此时锁芯移动使开关闭合,同时锁芯移动释放电磁铁动铁芯,电磁铁动铁芯卡在锁芯表面台阶处,此时刹车被锁紧,实现上锁。锁舌复位弹簧可保证锁舌被卡住时上锁正确完成:当锁舌抵住刹车盘面,未插入刹车盘上的预留锁孔时,锁舌复位弹簧彼挤压,锁舌和锁芯在销槽的范围内发生相对移动,保证锁芯、电磁铁动铁芯及开关等锁部件的上锁动作到位。一但车轮转动,锁舌与刹车盘上锁孔对位时,在锁舌复位弹簧的推动下,锁舌可卡入刹车盘上锁孔内,完成上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红安,未经许红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动力双驱动助力三轮车
- 下一篇:风压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