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882.0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F16M1/08;F01P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发电 机组 底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具体地说是聚流进气式内燃发电机组的底盘,属于空气循环的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封闭式内燃发电机组底盘,通常把进气口分散布置在底盘的各个方位,有些布置在底盘的底部,有些布置在底盘的周边。这种分散布置,常常会因进气的方向不同使气流之间相互发生干扰甚至对撞,消耗了气流自身的动能,因此在受热膨胀后比较早地上升至罩壳的顶部,不能充分地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进行冷却。
此外,传统的发电机组底盘常常大量采用槽钢、角钢等型材制造,导致底盘过于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底盘结构,能保持气流具有较大的动能和较为一致的流动方向,并能够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进行充分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盘、进气口,其特征是进气口设置在底盘的一端,在底盘端部以内的两侧布置有两个聚流室。
所述的两个聚流室上分别设有相向的气流出口。
所述的进气口的气流通道截面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的底盘采用钢板冲压件或折弯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底盘采用聚流进气方式,使冷却气流从发电机组的一端进入底盘,具有较高的流速和动能,高速气流掠过发动机油底壳表面,能够增大两者之间的换热率,取得较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在流动过程中受热膨胀了的空气还自然上升,兼顾了机组内其它发热部位的冷却。由于合理地设定了进气口布置方案,使得发电机组封闭机柜内的空气流动通畅。纵贯机柜的气流场,使机柜内部的温度分布呈现为进气端温度低,出气端温度高的态势,对依次布置控制单元、发电机、发动机和消声器等部件极为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发电机组总成装配时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2所示:其主要由底盘1,进气口2,聚流室3,发电机4,发电机风扇41,发动机5,发动机风扇51,发动机油底壳52,发电机组前端F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盘1、进气口2及两个聚流室3。进气口2设置在底盘1的一端,在底盘1端部以内的两侧布置有两个聚流室3(该端部位于发电机组前端F一侧)。所述的两个聚流室3上分别设有相向的气流出口。所述的进气口2的气流通道截面大至垂直于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冷空气被发动机5的发动机冷却风扇51所抽吸,经过进气口2以水平方向流入机组底部,其中从进气口2中部流入的气流A,由于流道通畅无障碍,流速最快,得以快速通过发电机4底部吹向发动机油底壳52,对其进行冷却。而从进气口2两侧进入的气流B,由于受到聚流室3的引导,经由聚流室3出口改变流向汇入中部气流,更增大了中部气流的动能。除上述导气功能之外,聚流室3还担负着承载发电机结构重量的支撑构件的任务。
在与发动机飞轮壳相连接的发电机4壳体下边,开有一通风孔42,该通风孔42与壳体内所包容的、与发电机转子同轴旋转的发电机风扇41位置相对,发电机风扇41将发电机壳体内的空气强行经通风孔42排出,使发电机4内部的空气压力低于其机壳外部的空气压力,在此压差的作用下,一部分气流从发电机4靠近进气口2的一端被吸入,流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隙,对发电机4内部起到了冷却作用。
为了减轻重量,底盘1的所有结构件全部采用钢板冲压或折弯制成,既保证了其承载能力,又降低了材料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筒纸印刷机切边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用发动机双金属气缸体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