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不对称接地的车轮悬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625.2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升昊 |
主分类号: | B60G3/02 | 分类号: | B60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不对称 接地 车轮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的悬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对称接地的车轮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传统和现代的车轮接地技术是采用对称平衡的且接地平面与车身平面平行的方法和形式。在造车时所有车轮接地点都设计在同一平面上,靠固定在车身上的车轴保持稳定。现代技术采用减振器和弹性元件,使车轮与车身之间保持一定范围内的伸缩。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都是采用横轴串轮的方式平衡固定车轮的。车左右两侧的车轮形态是固定一致的,车轮接触点形成的平面与车身是平行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关键是车轴串轮、差速器车轴驱动车轮、车轴带动车轮,车轴是车轮平衡对称的关键,安装车轮的端点增加量极为有限,靠增加车轴多安车轮必然使车自身的灵活性极其受限,并对环境和其它行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路桥的修建要加大投入提高标准等等。而车轴的固定方式和位置使车轮不具备多维接地的功能。当某一车轮或某轴的半边车轮,或某一轴的车轮抬高时,其它相应的车轮都随之相对抬高,出现车轮悬空状态,车身也相应抬高,出现不平衡或振动现象。这是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存在的缺陷,只是现代技术采用防振技术和差速器,且利用半轴驱动车轮,使车轮与车身之间有了弹性空间。但是,不论使用多少个或多少组车轮,都必须保持一致性,车轮的形态也不能改变,其装置结构不能进行拉起、收藏起来,并使车自身的功能、用途单一,环境适应性差。随着石油能源减少、危机和新能源的产生、动力应用方式的改变,现代车后驱动式的缺陷更加明显表现为浪费资源和增加制造难度,使造车受到很大的限制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轮接地技术的轴串轮、以轴定轮、轴平衡车轮驱动车轮、车轮接地对称性且维持一致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构成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使同车的左右两边车轮分离开各种运行,左右两边车轮不再使用横轴连接为一体,改变现代车前后驱动形式,改变悬架结构和车轮构造形式,使一组多个车轮或多组车轮的每一个车轮产生接地不对称性,车轮接地可以多样性、多维性,当某一轮、某一些轮抬高时,不会带动其它车轮抬高等优点的用于不对称接地的车轮悬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不对称接地的车轮悬挂装置,它分布在车体两侧,由若干个独立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车轮、车轴,它还包括一对等腰三角形构成的连接板,两连接板以顶角相对的方式插接,其中一个连接板的底边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接板的底边安装至少一个车轴,在车轴上安装至少一个车轮,且车轮中至少一个与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车轮可以行进方向与车轴垂直方式安装,也可以行进方向与车轴平行方式安装。
所述车轴两端可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一个与之垂直的车轴;该车轴两端还可通过联轴器再分别与一个与之垂直的车轴连接,其结构依次类推,连接数量根据需要确定。
所述车轴的每一端可安装一个或两个或四个车轮。
所述在同一行进方向的各车轮侧面安装齿轮,并与履带连接。
所述连接板通过减震装置与车体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或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基础是三角形、圆、杠杆的有关原理以及中国古代抬轿方法。轿子有2人、4人、8人、16人、32人抬的。人抬轿就是属于接地不对称技术。本实用新型把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相对插接,使它们的底边相互垂直,然后相互插入形成一个新的多维几何体。把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换成轴,任取一轴水平吊在空中,而另一轴就可以围绕水平轴作顺时或逆时的圆周运动。把水平轴设在上方,另一轴设在下方。设在下方轴的两端安装上轮子,并限制安装轮子轴作圆周运动的范围,这就形成了车轮接地的不对称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在上方的不安装轮子的轴用于支撑连接车体或间接设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安装轮子,一种是轮子行进方向与轴垂,其常见形式为轴串轮;一种是轮子行进方向与轴平行一致。而且在安装轮子处,可以采用通用技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数量的轮子。根据以上述原理,把上述两轮换成两个能转动的短轴,轴的两端安装轮子,对两个转动短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就成了一个多变的转动装置,车轮接地不对称性完全体现出来。在这个装置中4个安轮端点所装置的轮子接地时完全可以在4个高低不同的点上,接地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呈现接地多维状态,这就是车轮接地不对称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升昊,未经马升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保持架的气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防松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