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缸体水冷小循环结构及其冷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548.1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南;侯建伟;甘云强;黄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12 | 分类号: | F01P5/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水冷 小循环 结构 及其 冷却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冷小循环结构,包括水泵(5)及冷却水通道(4),所述的冷却水通道(4)从水泵(5)进入缸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通道(4)在到达缸体顶部后,在缸体前端与链轮室之间设置一个长条形通道,成为所述的冷却水通道的回流腔,即小循环回水通道(1)并与水泵小循环入口(3)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水冷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循环回水通道(1)为设在缸体顶部的通孔,其位置在链轮室与气缸水腔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水冷小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循环回水通道(1)通孔的孔径为Φ16~Φ2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水冷小循环结构所采用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动机气缸通过双腔进水、相邻两缸增加冷却水通道(4);
汽缸盖上参与完冷却的冷却水通过缸体前端与链轮室的之间设置的一个长条形回流腔,直接流回水泵的小循环入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5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