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淡水无鳞鱼皮制取生物活性胶原蛋白多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1256.5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过世东;刘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3/04 | 分类号: | A23J3/04;A23J1/04;A23J3/34;A23L1/3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淡水 鱼皮 制取 生物 活性 胶原 蛋白 多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淡水无鳞鱼皮制取生物活性胶原蛋白多肽的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多肽是用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将胶原蛋白降解成的小分子肽链片段,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胶原蛋白多肽具有很多生理功能。
胶原蛋白多肽的氨基酸组成与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相似,使其保持着胶原蛋白原来所具有的绝大部分的优良物性。由于其分子量降低,从而提高了它在水中的溶解性,而易被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吸收。由于胶原蛋白多肽具有高含量的特征胶原蛋白氨基酸,因此它可以营养人体中所有含胶原蛋白的组织,如软骨、皮肤等,如促进软骨发育,治疗皮肤疾病。此外,胶原蛋白多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保护脏器,治疗内科疾病的多重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蛋白质营养效果,其消化吸收率几乎达100%;保护胃粘膜以及抗溃疡,对胃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改善肝脏功能、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抑制血压上升作用;促进骨形成作用;促进皮肤胶原代谢作用。其它还有对关节炎等胶原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因此,胶原蛋白多肽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医药等方面。
国内外对于鱼类胶原蛋白的研究都不是很多,近几年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水产大国,对水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如鱼皮、鱼骨等却利用得非常不充分。利用鱼类胶原和胶原蛋白生产多肽的研究和产业化还刚刚起步。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胶原蛋白,来开发胶原蛋白多肽,生产出各种生理功能的活性肽,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水产胶原活性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淡水无鳞鱼皮制取生物活性胶原蛋白多肽的方法,利用蛋白酶水解淡水无鳞鱼皮制取高生物活性的胶原蛋白多肽,对于提高我国农、畜、水产品的下脚料的加工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并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淡水无鳞鱼皮制取生物活性胶原蛋白多肽的方法,以淡水无鳞鱼皮为原料,将鱼皮破碎后置于pH5~9的水溶液中,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底物鱼皮浓度为100g/L~200g/L,酶与底物比为1000~5000u/g,水解温度为40~70℃,水解时间30~50min;然后酶解液于90℃灭酶10min,酶解液经过滤,得到胶原蛋白多肽清液产品,或继续干燥制成蛋白多肽固体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胶原蛋白,来开发胶原蛋白多肽,制取高生物活性的胶原蛋白多肽,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对水产胶原活性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淡水无鳞鱼皮为原料,将鱼皮破碎后置于pH 5的水溶液中,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底物鱼皮浓度为200g/L,酶与底物比为1000u/g,水解温度为60℃,水解时间50min,然后酶解液于90℃灭酶10min,酶解液经过滤,得到胶原蛋白多肽清液产品,或继续干燥制成蛋白多肽固体产品。固体产品微黄,易溶于水,无异味,平均分子量在500Da到5000Da之间。
实施例2
以淡水无鳞鱼皮为原料,将鱼皮破碎后置于pH 9的水溶液中,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底物鱼皮浓度为100g/L,酶与底物比为5000u/g,水解温度为70℃,水解时间30min,然后酶解液于90℃灭酶10min,酶解液经过滤,得到胶原蛋白多肽清液产品,或继续干燥制成蛋白多肽固体产品。固体产品微黄,易溶于水,无异味,平均分子量在200Da到1600Da之间。
实施例3
以淡水无鳞鱼皮为原料,将鱼皮破碎后置于pH 7的水溶液中,利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底物鱼皮浓度为150g/L,酶与底物比为3000u/g,水解温度为55℃,水解时间40min,然后酶解液于90℃灭酶10min,酶解液经过滤,得到胶原蛋白多肽清液产品,或继续干燥制成蛋白多肽固体产品。固体产品微黄,易溶于水,无异味,平均分子量在200Da到2000D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