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转ggpps基因提高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71217.9 申请日: 2007-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1186912A 公开(公告)日: 2008-05-28
发明(设计)人: 唐克轩;陆洁;孙小芬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09 分类号: C12N15/09;C12N15/52;C12N15/82;C12Q1/68;G01N30/02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采用 ggpps 基因 提高 银杏 组织 内酯 含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转化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ggpps提高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侏罗纪的孑遗植物,基本保持了1.5亿年前的生态特征,因而成为一科一属一种的特殊植物,被达尔文称为“活化石”。银杏标准提取物是广泛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植物药。银杏叶提取物中具有药理作用和治疗效力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后者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目前从银杏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内酯有5个,即银杏内酯A、B、C、J、M。银杏内酯具有独特的二十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六个五元环,包括一个螺[4,4]壬烷,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是一类罕见的天然化合物,至今尚未发现存在于其他植物中。银杏内酯是在银杏中含量很低的一类组分,一般在千分之几左右,且提取分离手续复杂。白果内酯还有抗孢子原虫作用,能杀灭卡氏肺囊虫,但在银杏中的含量也很低。由于银杏萜内酯的分子立体结构复杂,人工合成途径的技术难度很大,因此,它们主要是从天然银杏植株中提取,但天然植物体内含量极其微少,使得银杏萜内酯来源困难。银杏中萜内酯的含量还受到植株发育阶段、细胞分区、组织分化和环境的影响,仅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萜内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系统为生产这些有价值的萜内酯带来了希望。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科学家尝试了采用各种方法,包括优化培养条件(Boonkaew,Boonkaew T.In vitro culture of Ginkgo biloba L.,PhDThesis,2001,UMI 3031078,ETH,Ann Arber,USA)、加入前体物质和使用化学或生物诱导子(戴均贵等.前体及真菌诱导子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产生银杏内酯B的影响.药学学报,2000,35:151-155)来提高银杏组织培养物中银杏内酯的含量。如Boonkaew对银杏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条件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和培养基类型,选择了MS培养基和1.0mg/Lα-萘乙酸和1.0mg/L激动素作为最优培养条件,发现使用0.8%植物凝胶作为凝结剂培养愈伤组织能提高根衍生愈伤中的叶绿素、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根衍生的愈伤组织比叶衍生的愈伤组织中的含量高,叶衍生愈伤中总银杏内酯的含量为25μg/g干重,根衍生愈伤中为34μg/g干重,而使用其他凝结剂如琼脂等几乎检测不到银杏内酯的存在。

虽然尝试了多种办法来提高银杏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物中的萜内酯含量,但到目前为止,通过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系统来产生萜内酯,其含量依然太低不具商业前景。代谢工程为改变植物细胞或愈伤组织的组成成份和增加植物细胞或愈伤组织萜内酯产量提供了一条诱人的方法。为了更有效地生产银杏萜内酯,开展银杏萜内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催化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研究,以及开展银杏萜内酯代谢工程研究将是提高银杏萜内酯含量并最终解决银杏萜内酯产品稀缺的有效方法。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PS)是银杏萜内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是萜内酯代谢工程的重要靶点。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所述的关键酶基因ggpps转化银杏,将打破萜内酯生物合成限速瓶颈,获得银杏萜内酯高产的银杏愈伤组织。目前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主题所提及的转化ggpps关键酶基因提高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转ggpps基因提高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关键酶基因克隆、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分子检测、萜内酯提取及含量测定、半定量RT-PCR分析用于本发明,建立了提高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的方法,为银杏愈伤组织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从银杏中克隆ggpps基因,构建含所述DNA分子的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ggpps基因导入银杏细胞并再生出愈伤组织;PCR和半定量RT-PCR检测外源目的基因ggpps的整合和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银杏愈伤组织中萜内酯含量,筛选获得萜内酯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银杏愈伤组织。

本发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采用基因克隆方法获得银杏关键酶基因ggpps;

(2)把ggpps基因可操作性地连于表达调控序列,形成含ggpp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用于提取和扩增核酸的试剂-201880017752.5
  • 佐藤宽 - 东曹株式会社
  • 2018-03-07 - 2023-10-24 - C12N15/09
  •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用于提取/扩增核酸提取对象的核酸的试剂,所述试剂的特征在于简单、快速且高效地从核酸提取对象中提取核酸并且最小化核酸扩增反应的抑制,以及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使用所述试剂提取和扩增核酸的方法。通过使用用于从含有核酸提取对象的样品中提取和扩增核酸提取对象的核酸的试剂盒来解决所述问题,所述试剂盒包括(i)至少含有具有甾体类骨架的表面活性剂的核酸提取试剂,(ii)具有碳数为1‑4的羟烷基的γ‑环糊精,和(iii)核酸扩增试剂。
  • 用于检测堪萨斯分枝杆菌的引物组、探针、试剂盒及方法-201880019552.3
  • 宫本重彦;佐野创太郎;友野润;直原启明;波多宏幸;河合明子 - 株式会社钟化
  • 2018-01-18 - 2023-10-13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物种特异性地检测堪萨斯分枝杆菌的新方式。本发明的引物组包含第1引物和第2引物,所述第1引物包含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在3’末端包含与碱基序列A相同或同源的碱基序列A’,所述碱基序列A是堪萨斯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中的靶点区域的5’末端的部分碱基序列,所述靶点区域包含序列号1、9、11、13、15、2、10、12、14或16所示的第1碱基序列或与第1碱基序列互补的第2碱基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第2引物包含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在3’末端包含与碱基序列B的互补碱基序列相同或同源的碱基序列B’,所述碱基序列B是所述靶点区域的3’末端的部分碱基序列。
  • 抗B7-H4抗体-201780046583.3
  • 秋山靖人;饭塚明 - 静冈县
  • 2017-07-25 - 2023-09-29 - C12N15/09
  • 本发明的课题是制作具有高特异性·亲和性的新型抗B7‑H4抗体,并提供利用了该新型抗B7‑H4抗体的癌症治疗用组合物,新制作了特异性结合于人B7‑H4蛋白质的胞外域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此外,为了增强该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活性,制作了使该单克隆抗体与效应细胞结合而成的“抗B7‑H4抗体‑效应细胞复合体”、包含该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区域和效应细胞抗原识别区域的双特异性抗体,将它们作为癌症治疗用组合物使用。
  • 一种产生DFL的菌株-202180086444.X
  • M·彼得森 - 格礼卡姆股份公司
  • 2021-12-21 - 2023-09-22 - C12N15/09
  • 本发明涉及表达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以及主要易化因子超家族(MFS)的转运蛋白的遗传修饰细胞以及使用所述遗传修饰细胞重组产生人乳寡糖(HMO)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重组产生二岩藻糖基乳糖(DFL)作为最丰富的HMO,且3‑岩藻糖基乳糖(3FL)和/或2’‑岩藻糖基乳糖(2’FL)含量相对较低的方法和能够产生二岩藻糖基乳糖(DFL)作为最丰富的HMO,且3‑岩藻糖基乳糖(3FL)和/或2’‑岩藻糖基乳糖(2’FL)含量相对较低的遗传修饰细胞。
  • 整联蛋白靶向配体及其用途-202180069486.2
  • 李晓恺;裴涛;S·潘;A·V·布洛欣 - 箭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9-10 - 2023-09-19 - C12N15/09
  • 描述了式(I)的合成的αvβ6整联蛋白配体,其具有血清稳定性和对整联蛋白αvβ6的亲和力,所述整联蛋白αvβ6是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的受体。所述配体可用于将货物分子递送至表达整联蛋白αvβ6的细胞,所述货物分子例如RNAi剂或其它基于寡核苷酸的化合物,并从而促进货物分子摄入到这些细胞中。还描述了包括αvβ6整联蛋白配体的组合物和使用方法。#imgabs0#
  • 光衰老细胞的检测或定量方法、以及其应用、光衰老细胞的制作方法-202280011294.0
  • 岛田骏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2022-03-02 - 2023-09-12 - C12N15/09
  • 本公开提供能够高效地制作光衰老细胞的方法。另外,还提供能够在光衰老细胞的检测、定量或分选中使用的新型的细胞标记物。本公开包括:一种光衰老细胞的制作方法,其包含对细胞照射在300~315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发光峰的光线的工序;以及一种光衰老细胞的检测或定量方法,其包含对细胞中的选自由GPR17、CD34、GABRR1、OR2AG2、CMKLR1、CDH19、CD93、AVPR2、CCR7及OXGR1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或定量的工序。
  • 耐热逆转录酶突变体-201780086415.7
  • 石川一彦;上森隆司;高津成彰 - 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
  • 2017-12-13 - 2023-09-12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转录酶突变体,其在对应于源自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的野生型逆转录酶的氨基酸序列的第55位的位置包含氨基酸突变,其中所述逆转录酶突变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突变为从苏氨酸取代成另一种氨基酸,并且另一种氨基酸选自具有非极性脂肪族侧链的氨基酸和具有极性酸性官能团侧链的氨基酸;一种编码所述突变体的核酸;一种用于产生所述突变体和编码所述突变体的核酸的方法;一种其中使用所述突变体用于合成cDNA的方法;和一种包含所述突变体的组合物和试剂盒。
  • 评价DNA样品的测序中的适配体结合效率的方法-202180083883.5
  • 田中正史;猪子英俊 - 吉诺戴夫制药株式会社
  • 2021-12-15 - 2023-08-18 - C12N15/09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DNA样品的测序中,为了使在双链DNA片段的两端结合(连接)Y型适配体的条件最优化,提供用于简便且准确地评价其结合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在使用了Y型适配体的分析对象DNA的测序中,在分析对象DNA的两末端连接Y型适配体的连接反应效率的评价方法,其中,将包含通过规定条件下的连接反应生成的DNA与Y型适配体的结合分子的反应混合物进行电泳,对根据结合于DNA的适配体数分离而得的谱带进行分析,由此评价反应效率。
  • 双链核酸分子及其用途-201780073896.8
  • 赤尾幸博 - E-NA生物科技公司
  • 2017-10-31 - 2023-08-11 - C12N15/09
  • 课题:提供一种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的双链核酸分子。解决方案:一种双链核酸分子,其含有第一多聚核苷酸链和第二多聚核苷酸链,所述第一多聚核苷酸链含有化学式(1)的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第二多聚核苷酸链含有与所述第一多聚核苷酸链互补的碱基序列。
  • 抑制非特异性核酸扩增的方法-202180059334.4
  • 山越奈奈;寺内谦太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2021-07-21 - 2023-08-01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利用一步式RT‑PCR法抑制非特异性核酸扩增并由模板RNA特异性进行DNA扩增的手段。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核酸扩增方法,其为由试样利用一步式RT‑PCR进行核酸扩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1)制备一步式RT‑PCR反应液的工序,所述一步式RT‑PCR反应液包含试样、阴离子性聚合物、及(i)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或(ii)具有逆转录活性的DNA聚合酶;以及(2)将反应容器密闭后,实施一步式RT‑PCR反应的工序,前述一步式RT‑PCR反应液中的阴离子性聚合物的浓度为0.001%以上。
  • 丝状菌变异株及使用其的C4二羧酸的制造方法-201780073399.8
  • 野中镜士朗 - 花王株式会社
  • 2017-11-27 - 2023-08-01 - C12N15/09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C4二羧酸生产能力提高效果的丝状菌变异株、及使用有该丝状菌变异株的C4二羧酸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C4二羧酸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由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该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且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多肽的表达被强化的丝状菌变异株进行培养。
  • 一种生产阿洛酮糖及其衍生物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201980010168.1
  • 孙媛霞;杨建刚;李运杰;朱玥明;游淳;马延和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2019-01-25 - 2023-07-28 - C12N15/09
  • 一种生产阿洛酮糖及其衍生物的重组菌株构建方法及应用,通过调控葡萄糖胞内代谢,通过降低果糖6‑磷酸激酶的酶活性,增强葡萄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的酶活性、6‑磷酸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6‑磷酸阿洛酮糖磷酸酶,果糖透过酶和果糖激酶、以及任选地核糖‑5‑磷酸异构酶,6‑磷酸阿洛糖磷酸酶,核糖醇脱氢酶的酶活性,甘油透过酶、甘油脱氢酶和二羟丙酮激酶的酶活性,获得了重组菌株,合成阿洛酮糖、阿洛糖和阿洛糖醇。一种胞外多酶级联法合成阿洛酮糖和阿洛糖的方法,进一步将多酶级联催化法和发酵法相偶联,提高淀粉糖、蔗糖转化合成阿洛酮糖的转化率,该方法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阿洛酮糖及其衍生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