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避免NMOS组件承受过高电压的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6739.X | 申请日: | 200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081 | 分类号: | H03K17/081;H03K17/0812;H03K17/687 |
| 代理公司: | 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铭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避免 nmos 组件 承受 过高 电压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以避免NMOS组件承受过高电压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CMOS晶体管组件的尺寸不断缩小。为了配合小尺寸组件的特性,并降低CMOS晶体管组件消耗的功率,供应给CMOS晶体管组件的电源电压通常也会随着组件的尺寸下降。
然而,较早生产的集成电路芯片仍采用较高的供应电压(例如5V)。为了配合这些采用较高的供应电压的电路,采用较低的供应电压(例如3.3V或1.8V)的电路必须利用特殊的电路架构作为高低电压间的接口电路。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接口电路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串联NMOS晶体管NC串接于NMOS组件ND和一外部电压源VEXT之间。晶体管NC的栅极通常耦接至其所属的集成电路的内部电压源VINT。晶体管NC的作用在于提供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跨压,以避免NMOS组件ND直接承受外部电压源VEXT可能造成的过高电压。
以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为5V且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为3.3V为例。晶体管NC的源极电压通常低于栅极的电压,且其电压差为晶体管NC本身的临限电压(threshold voltage)。因此,当晶体管NC的栅极电压为3.3V,晶体管。NC的源极电压会约等于2.3V。在这个情况下,晶体管NC的漏极和源极间的跨压为2.7V。由于此跨压仍在晶体管NC能承受的范围内,晶体管NC并不会遭遇过高电压的问题,因此可发挥保护组件ND的功能。
然而,如果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为5V,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降低为1.8V,晶体管NC的源极电压将约等于1V,晶体管NC的漏极和源极间的跨压则为4V。在这个情况下,晶体管NC就很可能因过高的电压受到破坏,并因而丧失保护组件ND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电路。在本发明的保护电路中,供应至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与外部/内部电压源的电压相关。更明确说,该电压会随着外部/内部电压源的电压变化被适当地调整。借此,本发明的保护电路能够令晶体管NC维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而保护组件ND免于承受因外部电压源造成的过高电压。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针对NMOS组件的保护电路,其中包含一串联NMOS晶体管和一调整电路。该串联NMOS晶体管串接于该NMOS组件与一外部电压源之间。该调整电路耦接至该外部电压源、一第一内部电压源,以及该串联NMOS晶体管的一栅极,并用以根据该外部电压源和该第一内部电压源的电压,调整该串联NMOS晶体管的该栅极的电压,借此保护该NMOS组件免于承受因该外部电压源造成的一过高电压。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接口电路的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3A、图3B、图4以及图5是本发明的调整电路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针对NMOS组件的保护电路。请参阅图2,图2为该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保护电路20用以避免NMOS组件ND承受过高的电压,其包含一串联NMOS晶体管NC和一调整电路22。
晶体管NC串接于组件ND与一外部电压源VEXT之间。调整电路22则耦接至该外部电压源VEXT、一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以及晶体管NC的栅极,并用以根据外部电压源VEXT和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调整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当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调整电路22可令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约等于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当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高于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调整电路22则可适度调高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以缩小晶体管NC的漏极与源极间的跨压。借此,调整电路22可避免晶体管NC因过高电压受到破坏。保护电路20进而能够保护组件ND免于承受因外部电压源VEXT造成的过高电压。
以第一内部电压源VINT的电压为1.8V为例。若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为0~1.8V,调整电路22可令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为1.8V。相对地,若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为1.8~5V,则调整电路22可将供应给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提升为1.8V~3.3V,此时晶体管NC的栅极的电压和外部电压源VEXT的电压具有一比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