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良好缓冲效果的浮式防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4007.7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志贤;东洋企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良好 缓冲 效果 浮式防冲器 | ||
技术领域及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对船舶停靠码头时船舶与码头或者是船舶与船舶之间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浮式防冲器(或者是护舷装置)的。这种护舷装置根据其设置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附着在岸壁或者是船体等部位上的附着型和漂浮设置在水面上的浮游型,附着型是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岸壁等固定设施上,浮游型护舷装置通常是在浮力较大的圆筒型护舷装置的两端附着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旋转(Swivel)型固定环,上述环与一定长度的锁链相连接,连接锁链的两端被固定在停靠设施的岸壁上。在这种情况下,圆筒型护舷装置通常是使用向高强度橡胶管内注入气体的空气护舷装置或者是利用泡沫材料制成的泡沫护舷装置。这种浮游型护舷装置与附着型护舷装置相比,其对冲击力的吸收效果更强,且由于其漂浮在水面上,因此,随着水面高度的升降,护舷装置就能够自动地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就能够自然地对船舶的靠岸位置进行调节,这是它所具有的优点。特别是像涨潮和退潮时的水位之差能够达到7米的西海岸,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多个浮游型护舷装置从上到下并排设置在岸壁上。通常情况下,护舷装置是将浮游型与附着型混用,对于浮游型护舷装置来说,根据船舶的大小和码头的长度的不同,护舷装置的大小也需要作相应的变化,另外,还必须具有能够最大限度地与船舶的下端紧密结合的倾斜面。但是,当前使用的护舷装置的大小和形状几乎都相同,当其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就很容易受到损伤,这是它所具有的缺点。另外,由于没有根据船舶大小的不同而对船舶的下端面与护舷装置相接触的部分加以考虑,这样,较大的负荷就会施加在护舷装置上。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护舷装置上设置一个倾斜面,为此,就需要增加另外的加工过程,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当护舷装置的内部充入空气时,面对外部的冲击时较为薄弱,而当其内部充入泡沫时,即使是受到较小的冲击也很容易破碎,这是它所具有的另一缺点。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浮式防冲器(护舷装置),其具有一定的外径,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肩部角度进行随意调节,从而很容易形成所需的形状,并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浮式防冲器,即使是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也不容易受到损伤,并且其重量较轻,冲击吸收力较好。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良好缓冲效果的浮式防冲器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以一个旋转轴为中心将薄片经高温融合粘贴缠绕形成的主体部;
作为掣索,其具有中空的管,以便固定从上述主体部延伸形成并具有螺纹的延长杆向其内部延伸并固定;
为了使上述主体部不容易发生脱离,将上述主体部覆盖,其末端与上述掣索相结合的覆盖层。
上述掣索具有两个凸起,朝向上述主体部一侧的凸起主要起固定作用,以防止上述主体部过分偏移。
可以将上述覆盖层用钢丝重复缠绕,使其固定。
对于上述延长杆来说,为了对上述延长杆进行固定,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螺母,同时,还可以使用在上述螺母与上述掣索之间的空间内以可移动方式结合的垫圈。
在上述覆盖层的外侧可以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弹力层。
在上述覆盖层的外侧,可以与上述主体部的轴相同的轴为中心,将具有一定宽度的薄片以没有连接缝隙的方式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保护层。
在上述覆盖层的外侧,可以沿着与上述主体部的轴以垂直的方向将具有一定宽度的薄片以没有连接缝隙的方式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保护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浮式防冲器示意图。
图2,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浮式防冲器的截面图。
图4,图5a,图5b,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浮式防冲器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
10:浮式防冲器 11:主体部
12:中空 13:芯条
14:延长杆 15:掣索
16:螺母 17:垫圈
21: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志贤;东洋企业株式会社,未经金志贤;东洋企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二肽的个人护理组合物
- 下一篇:制造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