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的通过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8139.4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修平;吉冈邦彦;大西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通过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检测特定空间内的物体的通过的物体的通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用于制造所谓的DNA芯片(DNA微型阵列)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各种方法。该DNA芯片是通过使从数千至一万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DNA断片的微小点以高密度排列、固定在显微镜承物玻璃片等的基板上而构成的。
作为该DNA芯片的制造方法,已知使用了可排出微小体积的液滴的微型吸移管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47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86881号公报)。该微型吸移管具备:用于从外部注入试样的注入口;填充从该注入口注入的试样的内腔;与该内腔连通的排出口;以及压电/电致伸缩元件,该压电/电致伸缩元件构成为,为了使试样从该排出口排出而使内腔内的体积变化。
根据上述DNA芯片的制造方法,通过驱动压电/电致伸缩元件,改变内腔的体积。通过该内腔的体积变化,试样溶液从内腔向排出口以层流移动。即、一定量的试样溶液从内腔向排出口送出。由于该一定量的试样从该排出口排出,所以产生试样溶液的微小液滴。这样一来,从微型吸移管排出的试样溶液的微小液滴附着在基板上,作为微小点排列、固定在该基板上,从而可制作DNA芯片。
如上面所述的用于DNA芯片的制造方法的微型吸移管等那样,构成为可排出微小物体的装置(以下简称为“微小物体排出装置”)可用于各种技术领域。
发明内容
在这种微小物体排出装置中,要求更准确地进行更微小尺寸的上述物体的检测。这通过提高检测该物体通过的S/N而可实现。
本发明的物体的通过检测装置(以下简称为“通过检测装置”)构成为可检测特定空间内的物体的通过。该通过检测元件具备发送元件、接收元件、以及遮蔽部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通过检测元件具备上述遮蔽部件。
上述发送元件具备振动发生源。上述接收元件隔着上述特定空间配置在与上述发送元件相对应的位置上。该接收元件构成为,可发生与从上述发送元件发出的借助于该特定空间的介质而传播的振动相对应的输出。这里,构成上述介质的物质种类不做特别限定。例如,作为上述介质可使用空气等的气体、水或油等的液体。
上述遮蔽部件配置为介于上述发送元件和上述接收元件之间。在上述遮蔽部件上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以与上述物体的通过路径相对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发送元件和上述接收元件之间。
在具有该结构的本发明的通过检测装置中,形成有从上述发送元件通过上述遮蔽部件中的上述贯通孔及上述物体的通过路径到达上述接收元件的上述振动的直接传播路径。另一方面,在上述特定空间内多重反射后的上述振动的利用上述接收元件的接收可通过上述遮蔽部件而得到抑制。即、上述遮蔽部件起到从多重反射振动中屏蔽上述接收元件的作用。
根据该结构,提高检测上述物体通过的S/N比。由此,可更为准确地进行更微小尺寸的上述物体的检测。
上述遮蔽部件还可构成为具有将与振动直接传播方向交叉的方向作为法线的倾斜面。这里,上述振动直接传播方向是指连接上述发送元件和上述接收元件的方向。即、上述振动直接传播方向是指从上述发送元件所发出的上述振动不在上述特定空间内(多重)反射而是通过上述贯通孔直接到达上述接收元件时的振动传播方向。上述振动直接传播方向和上述倾斜面所成的角度最佳为40度至55度。
在该结构中,在上述特定空间内多重反射后的上述振动由上述遮蔽部件中的上述倾斜面反射。由此,该反射后的上述振动的传播方向可较大偏移于连接上述贯通孔和上述接收元件的上述振动直接传播方向。由此,有关多重反射的上述振动的利用上述接收元件的接收可得到有效抑制。
根据该结构,进一步提高检测上述物体通过的S/N比。由此,可更准确进行更微小尺寸的上述物体的检测。
在将上述贯通孔的等效圆直径设为d1、将上述物体的等效圆直径设为d2、将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物体的平均速度设为v、将上述振动的周期设为T的情况下,上述通过检测装置还可以构成为,d22/d12≥0.6、(d1-d2)/v≥3T。
这里,上述贯通孔的等效圆直径是指在将连接上述发送元件和上述接收元件的直线(与上述振动直接传播方向平行的直线)作为法线的平面上使上述贯通孔投影时的具有与该平面上的该贯通孔的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圆的直径。上述物体的等效圆直径也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