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透射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001.0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种会;崔相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62;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液晶显示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在2006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申请No.2006-61261的优先权,这里特别地引入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透射液晶显示(LC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能够通过在滤色片基板上凹地形成涂覆层将外部光引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反射部分以增强光的反射效率并且能够增强从背光中入射的光的透射效率的半透射LC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具有轻薄特性且低能耗的平板显示器件是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
平板显示器件根据其自发光的发射特性分为发光型显示器件和受光型显示器件。
发光型显示器件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器件、场发射显示器件、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等;受光型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LCD)器件。
LCD器件在分辨率、色彩显示、画面质量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因此广泛地用于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显示器。
LCD器件通过下述方式显示图像:彼此粘接两基板,各基板具有用于形成电场的电极;在两个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材料;通过向两基板施加电压产生的电场移动液晶分子从而控制透光率。
尽管如此,由于LCD器件为不能自发地发光的受光型显示器件,因此需要一个额外的光源。
因此,LCD器件通过根据液晶的排列控制从设置在液晶面板后面的背光入射到液晶面板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
形成决定液晶排列的电场的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具有电极的两个基板由透明基板形成。
这种LCD器件是一种透射型LCD器件。
由于使用了如背光的额外光源,因此可以在黑暗的地方显示亮的图像,但是,背光也增加了功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发出一种反射型LCD器件。
反射型LCD器件根据液晶的排列,通过反射自然光或者人造光来控制透光率,从而降低了功耗。
但是,利用外部自然光或人造光作为光源的反射型LCD器件不能在暗的地方使用。
因此提出一种利用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的反射/透射型LCD器件。
下面详细说明一般的半透射型LCD器件。
图1为传统的半透射型LCD器件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传统的半透射型LCD器件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30以及液晶层41,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所述液晶层41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
在下面的第一基板10上形成有栅极12,在该栅极12上形成有栅绝缘层13。
在形成栅绝缘层13之前,还形成连接到栅极12的栅线(图中未示出)。
然后,在栅绝缘层13上依次形成有源层14和欧姆接触层15a和15b。随后,在欧姆接触层15a和15b上形成源极16a和漏极16b。
源极16a、漏极16b与栅极12一起构成薄膜晶体管(TFT)。
在栅绝缘层13上进一步形成数据线(图中未示出),其中,数据线的材料与所述源极16a和漏极16b的材料的相同。
数据线连接到源极16a,并且与栅线(图中未示出)交叉以限定像素区。
在源极16a和漏极16b上利用有机材料形成第一钝化层17,从而覆盖薄膜晶体管。
在位于第一钝化层17上的像素区处利用不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反射器18。在反射器18上形成第二钝化层19。
第二钝化层19具有接触孔19a,通过该接触孔19a暴露漏极16b。
在位于第二钝化层19上的像素区处利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像素电极20。
像素电极20通过接触孔19a连接到漏极16b并起透明电极的作用。通过上述工序之后,形成第一定向层21。
在第二基板30上形成黑矩阵32,由R、G和B构成的滤色片33a和33b依次且重复地形成在黑矩阵32上。
滤色片33a和33b之一对应于一个像素电极20,且黑矩阵32覆盖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20的边缘。
在滤色片33a和33b上形成用于保护和平整滤色片33a和33b的涂覆层34。所述涂覆层34由丙烯酸树脂或聚酰亚胺基树脂形成。
在涂覆层34上利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公共电极35,并在该公共电极35上形成第二定向层36。
液晶层40设置在第一定向层21和第二定向层36之间。
液晶为扭曲向列液晶,液晶层40的液晶分子41以预定倾角稳定地排列在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剂、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