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4203.1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剑;武凯洋;唐雅娟;马汝建;陈曙辉;李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3/22 | 分类号: | C07D26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 乙烯基 噁唑啉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是一种较为有用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目前合成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有三类方法: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环氧丁烯与芳基异腈酸酯制备(J.Med.Chem.1989,32,1673-1681),但该类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不易操作,重复性差,有时还会产生位置异构体,较难纯化(J.Heterocycl.Chem.1988,25,1351-1357)。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二溴化合物的消除反应获得(J.Chem.Soc.Chem.Commun.1987,689-690),但是制备二溴化合物原料本身需要多步反应。
也有文献报到芳胺和顺丁稀二醇的碳酸酯在钯催化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产物,但这一反应位置异构体为主要产物,且根据底物的不同反应收率相差太多(Eur.J.Org.Chem.1999,1,181-186)。
综上所述,目前并没有一个简单、通用的方法来合成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
发明内容: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法合-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避免目前合成方法中原料不易得,路线较长,反应操 作不便,后处理困难等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以简单易得的原料丁烯1,2-二醇为原料,伯羟基先经硅醚保护后再与芳基磺酰氯反应得到相应的磺酸酯,脱除硅醚保护并在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DBU)为碱的条件下与芳基异氰酸酯反应一步得到相应的-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反应式如下:
上述工艺中,第一步羟基保护基为TMS,TBS,TIPS,TBDPS等硅醚类保护基,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和乙腈,反应温度为0℃-室温;第二步保护基芳基磺酰氯为苯磺酰氯,或由对甲苯磺酰氯、对氯苯磺酰氯替代;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和乙腈等,反应温度为室温到溶剂的回流温度。芳基异氰酸酯可为任何的商业化可得的芳基异氰酸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合成方法中原料不易获得,路线较长,收率低,反应操作不便,制备方法没有普遍适用性等缺点。本合成方法以简单易得的原料丁烯1,2-二醇为原料,工艺选择合理,原料简单易得,收率高,易于放大,适于合成各类取代的3-芳基-4-乙烯基噁唑啉-2-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1中间体2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子的100mL三口烧瓶中,将丁烯-1,2-二醇1(1g,11mmol)、咪唑(0.9g,13mmoL)和二氯甲烷(10mL)分别加入其中,在冰水浴条件下(内温0℃)缓慢滴加TBSCl(1.73g,11.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mL),滴加时间不少于30min。滴加完毕后反应体系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2hs。加入冰水(20mL)淬灭反应,收集有机相,分别用稀盐酸(1N,20mL)、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洗涤,有机相收集,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后得到目标产物为浅黄色油状物2(2.3g,87%)。
1H-NMR(400MHz,CDCl3-d1):5.72(1H,ddd);5.29(1H,br d);5.12(1H,br d);4.10(1H,m);3.59(1H,dd);3.38(1H,dd);2.50(1H,m),0.84(9H,s);0.01(6H,S)。
1.2中间体4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子的100mL三口烧瓶中,将2(2.2g,11mmol)、三乙胺(1g,1.37mL)和二氯甲烷(10mL)分别加入其中,在冰水浴条件下(内温0℃)缓慢滴加TsCl3(对甲基苯磺酰氯)(0.99g,11.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mL),滴加时间不少于30min。滴加完毕后反应体系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2hs。加入冰水(20mL)淬灭反应,收集有机相,分别用稀盐酸(1N,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0mL)及饱和食盐水(20mL)洗涤,有机相收集,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后得到目标产物为浅黄色油状物4(1.5g,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4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