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桥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间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3000.0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桥 轴套 差速器 齿轮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桥上半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之间密封结构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后桥轴套在轴向上与差速器半轴齿轮之间通常没有设置密封件,使用中差速器里面的润滑机油就会从半轴套与半轴齿轮轴颈部之间的径向间隙渗出,使差速器内部得不到充分润滑。为了防止机油渗漏,有人就在摩托车后桥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端面之间加设密封圈,密封圈受半轴套轴向力压装在半轴齿轮端面上,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处的机油密封问题,但后桥轴套在轴向上与差速器半轴齿轮之间由于密封圈的存在,为非刚性连接,运行中它们之间容易出现连接松动;另外,差速器的转动会磨损密封圈,密封圈很容易失效,不可靠,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其密封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桥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间的密封结构,该结构密封可靠,而且不影响轴套与半轴齿轮间的连接牢固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后桥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间的密封结构,包含有轴套和半轴齿轮,半轴齿轮的轴颈部位于轴套内,轴套在轴向上与半轴齿轮端面相接触端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斜面,在该斜面与半轴齿轮的轴颈根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轴套与半轴齿轮端面相接触端的内边缘通过倒角形成斜面后,将密封圈设置在该斜面与半轴齿轮的轴颈根部之间,这样既解决了该处的密封问题,又不影响轴套与半轴齿轮间的连接牢固性,而且在工作中密封圈不会因为半轴齿轮的转动而受到磨损,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轴套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后桥轴套与差速器半轴齿轮间的密封结构,含有轴套1和半轴齿轮2,半轴齿轮2的轴颈部位于轴套1内,轴套1在轴向上与半轴齿轮2端面相接触端的内边缘倒角形成斜面3,在该斜面3与半轴齿轮2的轴颈根部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在轴套1与半轴齿轮2端面相接触端的内边缘通过倒角形成斜面3后,将密封圈5设置在该斜面3与半轴齿轮2的轴颈根部之间,这样既解决了该处的密封问题,又不影响轴套1与半轴齿轮2间的连接牢固性,而且在工作中密封圈5不会因为半轴齿轮2的转动而受到磨损,提高了密封圈5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轴套1与半轴齿轮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从图2可看出:半轴齿轮2的轴颈根部4为弧形过渡面,密封圈5位于斜面3与弧形过渡面之间,使密封圈5整体受力更均匀,有助于提高密封圈5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隆鑫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