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9855.6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森;毛立维;谢欣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亦快速成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故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及功能要求亦越来越高,当然,对于背光模块的发光源承载基板的散热及固定为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之要之一。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为已知的背光模块1,包含壳体11、电路板12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3。各发光二极管13设置于电路板12上,而电路板12设置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并将散热材料14(例如:导热膏或导热胶)设置于电路板12与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用以粘着且固定电路板12于壳体11,并将电路板12所产生的热源传导至壳体11以利散热。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倘若散热材料14与电路板12或与壳体11之间的粘着面有脏污或受到灰尘附着,则会使散热材料14出现剥落或脱离现象,使电路板12无法紧紧固定于壳体11,导致发光二极管13所产生的热能无法有效传导至壳体11,而造成发光二极管13温度迅速上升,如此不仅降低散热效果,更可能导致发光二极管13烧毁损坏,而降低整体使用率及使用寿命。
请再参照图3所示,已知的另一种背光模块2,具有壳体21、电路板22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23。各发光二极管23设置于电路板22,而电路板22与壳体21的内侧壁相互锁合,并将散热材料24设置于电路板22及壳体21之间。此种方式,可使电路板22产生的热能通过散热材料24而传导至壳体21,以达到散热的效用。由于,电路板22与壳体21使用锁合方式,而一般而言,通过多个螺丝25及配合电路板22上设有多个螺孔,以达到紧密锁合,但是,因为电路板22的螺孔个数太多或孔太大,而使各发光二极管23无法紧密靠近,而大为降低混光效果。另外,由于目前背光模块2要求薄或小,故壳体21的高度通常较窄,相对地电路板22的高度亦较窄,除了工艺布线上走线相当困难外,甚至因需闪避螺孔而导致无法布线。
援因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正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发光源的散热途径损坏,而造成发光元件烧毁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壳体以及发光源承载基板。本发明中,壳体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发光源承载基板具有承载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承载部的两侧,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连结部相连结,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结部相连结,俾使发光源承载基板固定于壳体。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另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壳体、压板以及发光源承载基板。本发明中,壳体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压板具有第三连结部以及第四连结部,第三连结部与壳体的第一连结部相连结,发光源承载基板具有承载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承载部的两侧,第一固定部与压板的第四连结部相连结,第二固定部与壳体的第二连结部相连结,俾使发光源承载基板固定于壳体与压板之间。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本发明中,背光模块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背光模块具有壳体以及发光源承载基板。壳体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发光源承载基板具有承载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承载部的两侧,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连结部相连结,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结部相连结,俾使发光源承载基板固定于壳体。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本发明中,背光模块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背光模块具有壳体、压板以及发光源承载基板,壳体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压板具有第三连结部以及第四连结部,第三连结部与壳体的第一连结部相连结,发光源承载基板具有承载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承载部的两侧,第一固定部与压板的第四连结部相连结,第二固定部与壳体的第二连结部相连结,俾使发光源承载基板固定于壳体与压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手持食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增量和连续的数据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