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4007.6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简张勇;李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漂移 补正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 一种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接收由一水平传感器输出的水平原始数据与温度数据;
(b)依据所述温度数据与至少一补正公式计算所述温度数据相应于基准温度的特定偏差量;以及
(c)依据所述特定偏差量补正所述水平原始数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所述补正公式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水平传感器置于一温控系统中,且将所述温控系统的温度设于所述基准温度,并由所述水平传感器取得相应所述基准温度的标准水平原始数据;
重复调整所述温控系统的温度,并由所述水平传感器取得相应调整后温度的水平原始数据,且计算调整后温度的所述水平原始数据与所述标准水平原始数据间的偏差值;以及
依据与不同调整后温度相应的这些偏差值,得到所述补正公式,其中所述补正公式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相应所述基准温度的偏差值。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温度与所述基准温度间、或这些调整后温度间依次差一既定温度值。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所述温度数据是否落于多个温度之间的一特定区间;
若是,撷取相应所述特定区间的至少一补正参数;以及
依据所述补正参数与所述温度数据,利用所述补正公式计算所述特定偏差量,
其中每一这些温度区间具有相应的补正参数。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将所述温度数据代入所述补正公式,以计算出所述特定偏差量。
6. 一种温度漂移的补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水平传感器,用于输出水平原始数据与温度数据;以及
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水平原始数据与所述温度数据,包括:
偏差量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温度数据与至少一补正公式计算所述温度数据相应于一基准温度的特定偏差量,以及
补正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特定偏差量补正所述水平原始数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量计算模块包括:
基准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水平传感器置于一温控系统中且将所述温控系统的温度设于所述基准温度时,记录由所述水平传感器获得的相应所述基准温度的标准水平原始数据;
调整温度后的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当重复调整所述温控系统的温度时,记录由所述水平传感器取得的相应调整后温度的水平原始数据;
比较模块,用于计算多个调整后温度的所述水平原始数据与所述标准水平原始数据间的偏差值;以及
补正公式/参数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比较模块计算的多个偏差值,生成在不同温度下相应所述基准温度的多个所述补正公式或补正参数。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温度与所述基准温度间、或这些调整后温度间依次差一既定温度值。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量计算模块包括:
温度区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温度数据是否落于多个温度之间的一特定区间;以及
计算模块,用于撷取相应所述区间的至少一补正参数,并依据所述补正参数与所述温度数据,利用所述补正公式计算所述特定偏差量。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漂移的补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量计算模块包括:
温度区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温度数据是否落于多个温度之间的一特定区间;以及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数据代入所述补正公式,计算出特定偏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40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端口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带勾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