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别浙贝母变种---东贝母的核苷酸序列,分子探针和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70814.2 申请日: 2007-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1139605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2
发明(设计)人: 赵云鹏;刘晓贤;陈川;潘兰兰;陈斌龙;傅承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12Q1/68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法高
地址: 310027***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鉴别 浙贝母 变种 贝母 核苷酸 序列 分子 探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浙贝母变种---东贝母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鉴定变种东贝母的核苷酸序列、核酸分子探针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东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var.chekiangensis Hsiao et K.C.Hsia)主产于浙江金华地区的东阳、磐安等地,栽培历史悠久。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的功效,用于风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疠、疮毒、心胸郁闷等症,功效主治与浙贝母相类似。《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94版将其作为浙贝母的来源之一收载。

东贝母一般认为是浙贝母的优品,需要与普通浙贝母进行区分。同时,由于小东贝的形状、大小与川贝母较相似,而价格较川贝低,随着药用贝母市场需求的不多扩大,出现用小东贝混充为川贝母进行交易的现象。由于东贝母与川贝母具有不同的药效,在处方时必须严格区分。综合上述原因,有必要找出一种快速,准确鉴别东贝母的方法。

近年来,中药的标准化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和打入国际市场的瓶颈。药用植物或植物药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生产,即目前大力推行的GAP(GoodAgriculturing Practice,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的核心。而种(品)质的标准及科学的鉴定方法是质量标准控制和管理的前提。因此,中药材品质鉴定的方法必须满足快速,准确,标准化等要求。目前对东贝母品种鉴别主要依据药材形态和化学成分,尚未见有关东贝母DNA快速鉴定的技术的研究报导。因此,有必要在DNA分子标记水平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快速鉴定东贝母,解决药材市场上品种混乱和品质优劣等问题。

参考文献

蔡朝晖董婷霞2001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基因序列及生物碱含量比较中药材-2001年3期

程存归陈宗良2002 FTIR直接测定法对川贝母和珠贝、小东贝的区别鉴定中草药-2002年3期

高文远李志亮1996常用中药浙贝母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1996年6期

高文远傅荣昭1998浙贝母基因组DNA的提取与分析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2期

高文远傅荣昭1998浙贝母质体的研究中国药学:英文版-1998年3期

李冰岚陈宗良东贝母的生药鉴定    中药材-1999年1期

林泉1991浙江植物志第七卷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杭州

吴忠郑少珠1997浙贝母,川贝母微量元素灰关联度分析及鉴别分类中药材-1997年6期.

谢志民吕润霞2000贝母类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中药材-2000年7期

张建兴劳爱娜1993东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93年7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浙贝母变种---东贝母的核苷酸序列、核酸分子探针和方法。

用于鉴定东贝母的核苷酸序列是该序列来源于ISSR通用引物UBC835扩增所得的东贝母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具体序列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