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9825.9 | 申请日: | 200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钟为慧;苏为科;赵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11/74 | 分类号: | C07D311/74;C07D41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如式(I)所示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如式(II)所示的Baylis-Hillman加成物在碱、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催化下在无溶剂条件下或有机溶剂中于40~80℃,与如式(III)所示的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进行环化反应2~8小时,反应完全经后处理即得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所述的Baylis-Hillman加成物∶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碱或碳酸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0~3.0∶0.1~5.0,所述的碱为无机碱或有机胺,所述的有机溶剂的用量为Baylis-Hillman加成物质量的0~20倍;
(I) (II) (III)
式(I)、式(II)或式(III)中:R1为C2~C8烷基、C6~C10芳基、C6~C10的取代芳基或C3~C8杂环芳基;R3、R4各自独立为H或C1~C6的烷基;R2为C1~C6的烷基;或者式(I)、式(II)或式(III)中:R1为4-甲基噻唑基或环己基,R2为甲基或乙基,R3、R4各自独立为H或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式(II)或式(III)中:R1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苯基、氟苯基、氯苯基、溴苯基、碘苯基、氟氯苯基、甲苯基、乙苯基、二甲苯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R2为甲基或乙基;R3、R4各自独立为H或甲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下列之一: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异丙胺、二乙基异丙胺、三乙烯二胺、吡啶、哌啶、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苯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下列之一: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三乙烯二胺、吡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丙酮、乙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苯、甲苯、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醇或甲苯。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aylis-Hillman加成物∶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碱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0~1.5∶0.5~2.0,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Baylis-Hillman加成物质量的0~8倍。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为反应完全后加入饱和食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回收溶剂后,粗产物经柱色谱或石油醚重结晶纯化得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的Baylis-Hillman加成物在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在碱作用下,与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在40~80℃下反应2~8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回收溶剂,粗产物经柱色谱或石油醚重结晶纯化即得所述的α-吡喃酮类衍生物;所述投料物质的量比Baylis-Hillman加成物∶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碱为1∶1.0~1.5∶0.5~2.0,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Baylis-Hillman加成物质量的0~8倍,所述的1,3-环己二酮或其衍生物的R3、R4各自独立为H或甲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8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