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非晶氢硅薄膜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9121.1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溪文;李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2 | 分类号: | C03C17/22;C23C16/515;C23C16/42;C23C16/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非晶氢硅 薄膜 方法 装置 | ||
1.制备非晶氢硅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将清冼后的基板置于反应室中,反应室抽真空到至少10-3Pa,以纯氮气为载气,通入氢气稀释的体积浓度为20~50%的硅烷反应气体,反应室压强为100~1000Pa,基板在室温或加热至50~100℃,开启高压脉冲电源,调整电压5~20KV,频率5~20KHz,脉冲上升沿20kV/μS,脉冲宽度2μS,气体放电沉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非晶氢硅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基板为玻璃、硅片、塑料或铝材。
3.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非晶氢硅薄膜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绝缘陶瓷制的反应窒(5),反应室的相对两壁设有对称的平面狭缝式进气通道(6-1)和出气通道(6-2),反应室内有两块上下平行的电极,上电极(1)与高压脉冲电源(7)相连,其下表面覆盖厚度2mm以下的陶瓷板(4),下电极(2)固定在加热器(9)上并接地,加热器(9)与反应室外的加热温控装置(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非晶氢硅薄膜的装置,其特征是高压脉冲电源的电压为5~20kV、频率5~20kHz、脉冲上升沿20kV/μS、脉冲宽度2μ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1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