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187.2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新;李卫红;张越;王中平;单庆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1/002;B23K37/053;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移动 旋转 功能 钎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特别涉及的是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电设备中,转子线圈是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在设备运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转子线圈采用四角焊接的紫色铜排,其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发电设备的性能,而焊接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钎焊机。
国内现有技术紫铜排线圈加工采用机械方法绕制,但设备笨重,工艺落后。在国际上,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已采用感应钎焊自动化专用设备进行焊接加工,其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目前,瑞典在线圈焊接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国外紫铜排线圈感应钎焊自动化专用设备虽然好,但是造价也非常高,国内企业很难承受。因此一些生产企业十分渴望出现一种造价低,使用方便适用于紫铜牌线圈焊接加工的一种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台能旋转,感应钎焊机构能移动,并具有对焊口整形机构的一种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所述具有移动旋转功能的钎焊机包括:具有双导轨的底座、主机架、移动机架、感应钎焊机构、工作台及夹具;所述主机架底部设置有使其沿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由与电机连接的丝杠和位于主机架底部配装在丝杠上的螺母组成,在主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与导轨平行的滑道;所述移动机架被滑动的支撑在滑道上,在移动机架临近工作台及夹具的一侧设置有感应钎焊机构;所述工作台及夹具固定在底座一侧的双导轨之间,该工作台及夹具包括支撑工件的工作台和夹紧工件的夹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先进,特别适用于焊口位置对称的工件。本发明具有整形机构,对焊接后的工件整形处理,能保证焊口平整。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中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采用四角焊接的紫色铜排。本发明主机架可在精确导轨上前后行走,当工件一侧焊接完成后,主机架退位,避免旋转机构与主机架发生碰撞,便于使工作台带动工件旋转180°后,对工件另一侧进行焊接。
本发明可采用双工位,焊接效率高,提高材料利用率到99-100%。能改善了焊接生产环境、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图1中主机架向工作台及夹具移动后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C-C剖视显示主机架的右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感应钎焊机构30的局部剖开放大图;
图7是图1中工作台及夹具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中D D方向升降机构传动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序号的说明》
1:导轨 2:驱动机构 3:电机 4:丝杠
6:螺母 7:工件 10:底座 20:主机架
21:上横梁 22:移动机架 23:后支架 24:前支架
25:底板 26:滑道 27:轨道 28:油缸托板
29:支撑架 30:感应钎焊机构 31:感应圈
32:高频感应电源 33:压头体 34:压块 35:压头
36:手柄 37:托板 38:槽 40:工件压紧机构
41:连接销钉 42:铰轴 43:转动连杆 44:摆动连杆
45铰轴 46:销轴 60:液压整形机构61:油缸
62:U型整形块 63:整型头 70 工作台 71:减速机构
72:输入轴 73:输出轴 74:旋转台 80:夹具
81-1、81-2、81-3、81-4:连接轴 82:螺旋杆 83:电机
84:伞齿轮转向总箱 84-1、84-2:伞齿轮转向分箱
85a:固定工作台面 85b:活动工作台面 86:蜗轮
87:伞齿轮减速机 88:连接板 89:夹具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弧焊接工艺
- 下一篇:超轻轨翼悬浮电力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