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693.5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雍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72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淋球菌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生物诊断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在所有传染性疾病中发病人数仅次于流行性感冒而居第二位。由于其自身的危害性及其同艾滋病的协同作用,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
淋球菌培养法是WHO推荐的诊断淋病的“金标准”。其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个是淋球菌培养基的性能。目前国内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进口淋球菌培养基如T-M培养基、进口分装淋球菌培养基、国产桂敏培养基和自制巧克力培养基等。一般认为这些经典培养基性能稳定,没有缺陷,其实不然,根据我室10多年使用进口培养基的经验和文献报道,国外有名的培养基如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有这几方面1、一般培养基采用的抑菌剂,多为万古霉素,据报道有5%~30%临床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在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我们在门诊标本中也遇到类似情况;2、在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过低,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做进一步确认试验时,一般是阴性结果,不能支持临床;3、进口培养基多采用大包装,价格较贵,转运周期长,实际使用期短,导致标本少的基层医疗单位浪费严重。进口分装淋球菌培养基如珠海黑马生物技术公司产的MTM淋球菌选择培养基培养性能较高,实际使用期较长,但是其价格较贵,7cm/个规格10元人民币。
国产淋球菌培养基普遍具有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疗单位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培养性能不高,自制过程繁琐,质量参差不齐,不易控制等问题。国家性病防治中心所推荐的桂敏淋球菌培养基价格适中,但是培养性能不高,其淋球菌检出率仅80%~90%,仍然存在10%~20%的漏检。关于巧克力色培养基,有研究者报道,其成本低廉,但对淋球菌分离培养的效果不理想,检出率仅为50%~60%;卵黄选择培养基,以卵黄代替ISO-vitalex液和血红蛋白粉,加入一定比例的酵母浸液和葡萄糖,当淋球菌浓度为2×104cfu/ml时,卵黄选择培养基上菌落数量显著高于T-M培养基,生长速度基本相当,但卵黄液制作过程烦琐,不适宜推广应用。有将1640应用于淋球菌分离培养基的研究,其结果是,该培养基临床分离率与桂敏培养基分离率完全一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种获得许可商品化生产的淋菌培养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该培养基适于基层医疗机构,性能优良的,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既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又保证分离培养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基础培养基、羊血和抑菌剂:
①基础培养基:蛋白胨1.0~2.0份,玉米淀粉0.05~0.15份,K2HPO40.2~0.8份,KH2PO4 0.05~0.2份,Nacl 0.25~1.0份,琼脂1~3份;
②羊血3~10份;
③抑菌剂:万古霉素0.003~0.005份或者林可霉素0.003~0.01份、多粘菌素0.0075~0.015份、制霉菌素0.417~0.667份和三甲氧苄二氨嘧啶0.005~0.01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按照上述重量比将蛋白胨,玉米淀粉,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依次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②再将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
③用pH试纸测试步骤②所得溶液的pH值,调节pH值为7.2~7.4为止;
④将步骤③所得溶液高压灭菌后取出,待冷却到50~6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上述比例羊血和抑菌剂,充分混匀;
⑤缓缓倾注于容器中,待培养基凝固后,放置检查,如末长杂菌,既为成品。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皂素、活性碳粉和胎牛血清,其重量比如下:
皂素 2~8份
活性碳粉 0.5~3份
胎牛血清 3~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往复式活塞供燃气的转子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