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高透射率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1159.8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李桂锋;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363 | 分类号: | H01L21/363;H01L31/18;C23C14/35;C23C1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透射率 多晶 透明 导电 氧化物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高透射率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因同时具有可见光范围的透明性和良好的导电性的独特性质,从而作为透明“金属”电极而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和太阳能电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是In2O3:Sn(ITO)、SnO2:F和ZnO:Al(AZO)薄膜。TCO薄膜材料一般具有高的载流子浓度,低的电阻率(10-4Ω·cm);以及宽的禁带宽度(>3eV),使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具有高的透射率(>80%)。
但是,传统的商用TCO薄膜如ITO,当波长大于1μm时,其透射率急剧下降。这就严重阻碍了近红外区域光线的通过。而我们知道,太阳光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的能量只占其全发光波长范围(300-2500nm)的43%。太阳光在紫外区域(300-400nm)的能量为总能量的5%,而在近红外区域的能量为总能量的52%。如何充分利用近红外区域的太阳光能量,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TCO薄膜的电导率,一种是通过提高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另一种是提高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由于载流子浓度过高,薄膜的透明性下降,故而通过提高载流子浓度来提高薄膜的电导率受到了限制。通过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来改善TCO的电学性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工业生产性、工艺稳定性好的近红外高透射率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是一种掺杂氧化铟薄膜In2O3:M,M为W或Mo,由直流磁控测射方法制备获得,其中,钨和钼以六阶态离子存在薄膜之中,薄膜厚度为80-150nm,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自由载流子浓度低于2×1020cm-3,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射率高于80%,近红外区域的平均透射率大于90%。
本发明提出的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以掺杂钨或钼的铟金属镶嵌靶为靶材,以玻璃为基板,在基板温度300-350℃的条件下,用Ar离子束照射靶材,将靶材溅射,溅射电流为80-200mA,溅射电压为300-500V,反应室内的工作压强为3.0×10-1Pa,O2反应气体的分压为(1.0-3.0)×10-2Pa,溅射时间1-15分钟,即形成具有多晶结构的掺杂钨或钼的氧化铟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In2O3:M,M为W或Mo。
本发明较佳的制备条件如下:
基板温度为320-330℃。
O2反应气体的分压为(1.0-2.0)×10-2Pa。
反应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时,溅射条件为:溅射电流100-150mA,溅射电压400-450V,溅射时间8-10分钟。
本发明中,通过可变气导阀将O2和Ar气体通入反应室,可变气导阀是直流磁控溅射镀膜通入气体的常用方法。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多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厚度为80-150nm,可根据需要,通过控制溅射时间来控制膜厚。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In2O3:M薄膜具有高价态差(钨或钼以六阶态离子存在于薄膜之中,即W+6和M+6与三阶态In+3形成的价态差为3)、高载流子迁移率、低电阻率、可见光范围和近红外范围高光学透明性的光电特性,其载流子迁移率为(40-70)cm2/V·s,电阻率为(3-6)×10-4Ω·cm,可见光范围的平均透射率大于80%,近红外区域(700-2500nm)的平均透射率大于90%。具有超越ITO产品性能的优势。而且本发明方法的工艺稳定性非常好,沉积速率高,制备的薄膜均匀,面积大。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氧分压下制备的掺钨氧化铟(IWO)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
图2在氧分压为2×10-2Pa时制备的掺钨氧化铟(IWO)薄膜表面的AFM形貌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视频中的赝像减少
- 下一篇:复合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