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464.5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一帆;许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F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6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香茶 菌种 提取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及培养两道工序,所述提取工序为提取茶叶原料在自然发酵过程中生长的微生物,所述培养工序采用培养基对所提取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制作成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原料为以一梢驻芽中大开面二、三叶的岭头单枞茶鲜叶按绿茶制造工艺制备得绿茶,再于85~90℃加热40~50分钟,杀死残留在茶叶上的微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工序具体细化如下:
将茶叶原料放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无菌水,使茶叶含水量为25~30%,在36~38℃下,发酵6~8天,直至茶叶表面长满微生物;
将表面长满微生物的茶叶取出,放入生理盐水中,振荡150~180分钟,让茶叶上的微生物转移到溶液中,得到陈香茶菌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工序还同时将表面长满微生物的部分茶叶取出,于90~95℃干燥60~70分钟,以供制备茶汤溶液所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工序具体细化如下:
培养基的制备:按牛肉膏0.75~0.80g,蛋白胨1.5~2.0g,氯化钠0.75~0.80g,琼脂3.0~3.5g,茶汤溶液150~160ml,pH=7.5~7.6组成的培养基配方配制;
陈香茶菌的培养:将适量陈香茶菌溶液缓缓注入盛有培养基的平板中,摇匀,密封置于36~38℃条件下暗培养,4~5天后菌落长满整个平板,得到用于陈香茶制备的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培养基时还添加重量比0.2%的磷酸二氢钾,以对培养基pH值的变化能起缓冲作用,防止菌种在保存过程中积累过多的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汤溶液的制备过程为将干燥过的茶叶30~40g,放入1000ml的沸水中,在95℃中浸泡40~50分钟,每隔10分钟振荡摇动一次,冷却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作为制备培养基所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菌种纯化工序,所述菌种纯化工序挑取已制得的陈香茶菌种各菌落的少量菌丝体,接种在培养基平板上,菌丝体在36~38℃条件下生长7~8天后,根据长出的各菌落特点进行筛选和纯化,如此反复,直至菌落的生长状态和形态特征均表现一致时视为单一菌种的菌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种纯化工序后,还进行接种工序,所述接种工序选择单一菌落接入培养基平板中,在36~38℃条件下培养7~8天,按此种方法进行多次纯化培养得到大量的纯化菌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陈香茶菌种的提取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种工序后,还进行菌种保存工序,所述菌种保存工序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入4℃~5℃的低温下保藏,每隔2~3个月转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4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