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革病毒IgM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8004.0 申请日: 2007-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1308138A 公开(公告)日: 2008-11-19
发明(设计)人: 江立敏;周惠琼;郑夔;柯昌文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分类号: G01N33/569 分类号: G01N33/569;G01N33/53;G01N33/531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孟斌
地址: 510300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病毒 igm 抗体酶 免疫诊断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尤其是涉及一种登革病毒 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

背景技术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的急 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DF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 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的100多 个国家和地区。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口的健康受到威胁,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 登革病毒。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登革热地理分布上有蔓延的趋势,发病率和疫情 的严重程度也有所增加,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在我国经过了30多年静止期后,1978年广东佛山突然发生流行,自此,登革 热一直是广东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登革热疫情来势急,扩散快,不容易控制,对人民的 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 题。登革热疑似病例的尽快确诊可帮助及早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措施,在最小范围控制疫 情,因而把损失减到最少。目前我国对登革热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进口的酶联免疫试剂, 其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及市、县级疾控中心难于普及,另外,进口试剂采购到货时间长, 实验室有时未能及时拿到试剂,而延误诊断。首发病人往往由于误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而导致登革热疫情蔓延。每宗疫情在其发现时已陷入十分紧张和被动的局面,进而 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控制。因此,开发出简便、快速、经济、适宜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的登革热诊断试剂成为登革热疫情控制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人感染了登革病毒后,一般经过3~10天(通常4~5天)的潜伏期后,受感染者会 出现以发热、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登革热,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 反应,初次感染登革病毒,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较慢,滴度也较低,IgM为最初应答的抗 体。IgG在发病的第一周末才出现,滴度很低,上升速度也慢。根据泛美卫生组织标准, 到发病的第五天,80%可查到检测水平的IgM,发病的第6-10天,93-99%可查到检测水平 的IgM,IgM可持续存在90天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革病毒IgM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通过检测血清中 登革病毒IgM抗体,可对初次感染登革热的病人进行早期诊断。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登革病毒IgM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包括酶标记板、阴性对照 血清、阳性对照血清、酶标记物、样品稀释液、浓缩洗涤液、底物显色液、终止液、封板 胶,所述酶标记物包含羊抗人IgM-HRP,即羊抗人IgM-辣根过氧化物酶;所述酶标记板 上的包被抗原为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所述抗原包括:氨基 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重组1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的重组2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的重组3型登 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的重组4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 异性抗原。

所述重组1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是由SEQ IDNo.2的DNA序列所编码的; 所述重组2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是由SEQ ID No.4的DNA序列所编码的;所 述重组3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是由SEQ ID No.6的DNA序列所编码的;所述 重组4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特异性抗原是由SEQ IDNo.8的DNA序列所编码的。

所述的阳性对照血清是在含20%山羊血清和0.02%叠氮钠的10mM的pH7.4的PBS中, 加入确定浓度的阳性血清制成,阳性对照的A值应大于1.5;阴性对照血清是在含20%山 羊血清和0.02%叠氮钠的10mM的pH7.4的PBS中,按5%的比例加入混合好的阴性血清 制成,阴性对照的A值应小于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