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楂晶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201.1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广杰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1/212;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楂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山楂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山楂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所以,对于吃肉或油腻物后感到饱胀的人,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水或山楂丸等,均可消食,为老年人的保键食品,山楂还可利胆汁,促进胃液分泌。开发山楂晶,不仅提高山楂的附加值,而且可以便于储存运输。
发明内容
1、主要原料:山楂、白糖(白砂糖)、柠檬酸、食用色素等。
2、制作方法:选取成熟、新鲜、无病虫害的山楂果,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破碎机将其破碎,再放入锅中,加1.2倍量的水预煮20~30分钟,使果汁、果胶充分溶出,滤出果渣,将滤液放入不锈钢锅里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为了防焦糊要不断地搅拌。浓缩到可溶性固形物达55%以上,浓缩汁呈酱褐色的粘稠液为止。然后按照浓缩计1公斤白砂糖7~8公斤的比例,加0.04%倍的柠檬酸、适量的食用色素,充分搅拌均匀,成为松散的面团。将已搅匀的面团放入颗粒成型机,制出圆粒状颗粒,平铺在瓷盘(或钢化玻璃)上,一般不超过3厘米厚。在65℃-70℃温度下烘烤4-6小时,每2小时翻动一次。注意均衡温度和排除湿气。待颗粒干燥后,将烤盘取出,在室温下冷却,成为颗粒状果晶,用50克、250克、500克装的塑料袋包装。该成品的质量标准是:呈粉红色圆粒形颗粒,大小均匀,冲溶后呈均匀混浊状,无絮状悬浮物,无沉淀,原汁含量不低于40%,水份在1.5%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1、主要原料:山楂、白糖(白砂糖)、柠檬酸、食用色素等。
2、制作方法:选取成熟、新鲜、无病虫害的山楂果,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破碎机将其破碎,再放入锅中,加1.2倍量的水预煮20~30分钟,使果汁、果胶充分溶出,滤出果渣,将滤液放入不锈钢锅里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为了防焦糊要不断地搅拌。浓缩到可溶性固形物达55%以上,浓缩汁呈酱褐色的粘稠液为止。然后按照浓缩计1公斤白砂糖7~8公斤的比例,加0.04%倍的柠檬酸、适量的食用色素,充分搅拌均匀,成为松散的面团。将已搅匀的面团放入颗粒成型机,制出圆粒状颗粒,平铺在瓷盘(或钢化玻璃)上,一般不超过3厘米厚。在65℃-70℃温度下烘烤4-6小时,每2小时翻动一次。注意均衡温度和排除湿气。待颗粒干燥后,将烤盘取出,在室温下冷却,成为颗粒状果晶,用50克、250克、500克装的塑料袋包装。该成品的质量标准是:呈粉红色圆粒形颗粒,大小均匀,冲溶后呈均匀混浊状,无絮状悬浮物,无沉淀,原汁含量不低于40%,水份在1.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广杰,未经黄广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