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肝复原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652.2 | 申请日: | 200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军;张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丰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1/16;A61K35/36;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山东省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原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中药组合物,尤其是用于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类最重要的新陈代谢器官,肝病患者由于其肝脏长期受到病毒的侵害,肝功能遭受破坏,引发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并且会引起一系列新陈代谢障碍,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都是十分沉重的。目前治疗肝病还没有很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满足肝病患者的需求,提供一种以软坚散结,柔肝化瘀为主的养肝复原中药组合物,这种组合物可以为汤剂,也可以为胶囊等剂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付养肝复原汤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按照传统中药熬制方法制作而成的:
炙鳖甲15-25g,白芍15-30g,茵陈15-60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30-60g,三棱30-60g,炙山甲10g,浙贝母15-30g,海藻15-30g,五灵脂15-60g,金钱草30-100g,败酱草15-30g,三七3-10g,八月札10-30g,炒槐角6-9g,全虫6-10g,甘草5-10g。
本申请可以将上述一付汤剂的药量置换成重量份按照传统的中药加工方法加工成胶囊、蜜丸、水丸等剂型。
本发明根据病情调整各组分的配比。
下面结合药理来说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炙鳖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之功;
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
茵陈具有清湿热,通黄疸之功;
虎杖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抗癌,利湿之功;
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
炙山甲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之功;
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功;
海藻具有软坚散结,消积利水之功;
王灵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解毒之功;
金钱草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消肿之功;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
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痛败浓,祛瘀止痛之功;
八月札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散结,利尿除烦之功;
炒槐角具有清热润肝,凉血止血之功;
全虫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上述中药配伍,方解如下:
炙鳖甲、全虫、白芍、茵陈、虎杖、白花蛇舌草可以解毒散结通络为君药;三棱、炙山甲、浙贝母、海藻、金钱草、败酱草、五灵脂可以排毒为臣药;三七、八月札、炒槐角具有理气祛瘀止血功效,以防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软坚散结、柔肝化瘀的功能。
为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对比试验。共收治病人48例,包括男30例,女18例,48例病人中26-30岁的9例,31-40岁的11例,41-50岁的18例,51-60岁的10例,其中职业干部19例,司机19例,农民10例,将他们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1-3个月,疗效观察结果如表1。
用本发明的小煎剂给大鼠灌胃,发现对二磷酸腺苷、双核苷酸磷脂引起的肝微粒体脂质的过氧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修复损伤后的肝细胞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病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病例(一)
李方锟,男,48岁。2006年3月初诊,患者自述于2004年自感乏力,头晕,饮食欠佳,对油腻食物尤甚,止腹饱胀,时有晕厥现象,平时嗜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肝,并服药治疗,疗效欠佳。于2005年10月份伤风感冒后,上述症状加剧,并感上腹胀痛,严重厌食,油性食物食后呕吐,在当地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肝硬化,治疗半年未风好转,日见加剧,遂住院治疗3月余,疗效不佳,病情恶化,并以病危出院。于2006年3月来我处就诊,当时患者面色无华,痛苦貌,行走上腹疼甚,经查,肝肋下5cm质硬光滑,无凸凹感,稍按即感疼痛,腹胀,已不能进食月余。患者舌质红并有瘀点,苔腻微黄,脉弦滑,中医诊断属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并见的肝硬化。
取炙鳖甲25g,白芍30g,茵陈50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50g,三棱30g,炙山甲10g,浙贝母20g,海藻30g,五灵脂60g,金钱草30g,败酱草30g,郁金20g,三七10g,八月札30g,炒槐角9g,全虫10g,甘草10g,上述为一付药用量,根据病情加减剂量,按照传统中药熬制方法熬制。每日一剂,早晚两次服完,共服103剂,症状消除,复查正常,随访至今无复发。
病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丰军,未经李丰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浓缩罐加热面积自动跟踪调节装置
- 下一篇:电炉自动喷补机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