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肝配蛋白B2抑制新血管形成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32405.7 申请日: 2006-10-05
公开(公告)号: CN101257915A 公开(公告)日: 2008-09-03
发明(设计)人: 藤泽公彦;石桥达朗;键本忠尚;佐佐由季生 申请(专利权)人: 阿克曼生物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8/00 分类号: A61K38/00;A61P9/00;A61P15/00;A61P17/14;A61P19/02;A61P27/02;A61P35/00;A61P43/00;C12N5/00;C12N15/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韩登营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应用 蛋白 b2 抑制 血管 形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血管发生或新血管形成的方法和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肝配蛋白(ephrin)B2在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发生是许多眼病病理状态如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标志。血管发生级联由大量介质和趋化因子引发。例如,与多级血管发生过程有关的内皮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已经被公认是血管发生的关键介质。第一代生血管细胞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完全符合芽生的毛细血管的概念。最近,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Tie2系统已经被确定为介导血管组装和成熟的配体-受体系统。VEGF/VEGF受体和血管生成素/Tie2受体家族也属于RTK。

Eph受体,即肝配蛋白的受体,是最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由8种EphA受体和6种EphB受体组成。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代表一个新的RTK类别,虽然该家族最初被鉴定为神经元寻路(pathfinding)分子,但是它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基因敲除小鼠和成年肝配蛋白B2-lacZ转基因小鼠实验已经确定EphB受体和肝配蛋白B配体是血管组装、协调动静脉分化和边界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非专利文献2、3和5)。另一方面,基因靶向实验已经显示,肝配蛋白B2是脊椎动物胚胎中动脉内皮细胞的早期标记,而相反地其受体EphB4标记静脉内皮细胞(非专利文献1、2、4和6)。而且,成体中的内皮细胞保持其不对称的动静脉表达模式,提示肝配蛋白B/EphB系统在控制成体的血管内环境平衡方面起作用,并且具有控制成年人病理性血管发生的可能性(非专利文献3和5)。已有报道,给予Eph受体的拮抗物(如:抗体)主要抑制癌性新血管形成,而给予其促效剂则刺激新血管形成。因此,希望确定肝配蛋白的作用模式,以及如何能够应用这些分子操作血管系统,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中的应用。

在美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20-65岁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必不可少的病理状态是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和随后的局部缺血。众所周知,视网膜病中低氧导致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然而,血流不会灌注由视网膜新血管形成而新产生的血管沟,致使视网膜局部缺血。这是因为血管沟是未成熟的并且是血细胞渗出的。此外,这些血管沟会经常贯穿玻璃体腔。一种理想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方法是获得成熟的血管沟,以抑制延伸方向错误的血管的新生,并且灌注缺氧视网膜,以及避免缺氧。

在欧洲和美国,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并且在日本它占主要因素的三分之一。虽然异常的新血管出血、视网膜剥离等等导致失明,但是病理状态的本质是新血管从脉络膜向黄斑的进入。因此,抑制这些异常新血管的生成是保持视觉功能的基本治疗方法。已知色素上皮覆盖新血管可抑制新血管延伸,但其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参考文献

以下文献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0136983。

非专利文献1:Adams,R.H.等(2001),Cell 104(1):57-69。

非专利文献2:Adams,R.H.等(1999),Genes Dev 13(3):295-306。

非专利文献3:Gale,N.W.等(2001),Dev Biol 230(2):151-160。

非专利文献4:Gerety,S.S.等(1999),Mol Cell 4(3):403-414。

非专利文献5:Shin,D.等(2001),Dev Biol 230(2):139-150。

非专利文献6:Wang,H.U.等(1998),Cell 93(5):741-75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抑制血管发生或新血管形成的方法、组合物和预防和/或治疗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治疗与血管发生或新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组合物和预防和/或治疗制剂。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动脉内皮细胞(或静脉内皮细胞)中DNA合成的方法,包括使动脉内皮细胞(或静脉内皮细胞)接触有效量的肝配蛋白B2。

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DNA合成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诱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克曼生物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未经阿克曼生物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2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