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淀粉乳除砂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776.2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来;王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除砂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设备,尤其是一种淀粉乳的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除砂旋流器除去淀粉乳中所含的细砂。除砂旋流器的分离原理是,待分离的物料以一定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的圆筒体部分作圆周回转运动,不同比重的物料获得不同的离心力。比重大的细砂(重相)获得较大的离心力被抛向圆周运动的外层作外旋流,比重小的的淀粉乳(轻相)处于圆周运动的内层形成内旋流。这些物料呈螺旋状向下运动,细砂沿旋流器上的圆锥筒体内壁螺旋下降至底流口。在圆周运动的内层旋转下降的淀粉乳,受底流口的阻挡而以相同的旋向向上运动从旋流器顶部的芯管排出。现有的除砂旋流器上的芯管为圆柱筒体,与圆周回转运动中的重相、轻相过渡地带的接触范围大,分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淀粉乳除砂旋流器,以提高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淀粉乳除砂旋流器,它有由圆筒体、圆筒体下面的圆锥筒体构成的旋流器,旋流器上部的切向进料管与总进料管相连通,旋流器顶部的由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下面的圆锥形筒体构成的芯管,与顶流出料管相连通,旋流器下部的底流口与底流出料管相连通,底流出料管还与回流旋液器的上部相连通,回流旋液器的下部连通有集砂斗。
采用上述结构的淀粉乳除砂旋流器,由于芯管上的圆锥形筒体下部(进口)直径小,减小了其与重、轻相物料过渡地带的接触范围,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流器结构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旋流器结构原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淀粉乳除砂旋流器,它有由圆筒体(2)、圆筒体下面的圆锥筒体(3)构成的旋流器,旋流器上部的切向进料管(1)与总进料管(9)相连通,旋流器顶部的由圆柱形筒体(5)、圆柱形筒体下面的圆锥形筒体(6)构成的芯管,与顶流出料管(8)相连通,旋流器下部的底流口(4)与底流出料管(10)相连通,底流出料管还与回流旋液器(11)的上部相连通,回流旋液器的下部连通有集砂斗(12)。
如图2所示,现有的旋流器上的芯管为单纯的圆柱形筒体(7)。
使用时,待分离的淀粉乳在一定压力下由总进料管送至各切向进料管,物料以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的圆筒体部分,在其内作圆周回转运动。物料进一步呈螺旋状向下运动,比重大的物料(细砂)沿圆锥筒体内壁螺旋下降,从底流口排出至底流出料管。内层旋转下降的比重小的物料(淀粉乳),受底流口的阻挡而以相同的旋向向上运动,最后从芯管排出至顶流出料管。底流出料管内的物料进一步送至回流旋液器,进行再次分离,细砂落进集砂斗内,与细砂混合在一起的小部分淀粉乳从回流旋液器的顶部排出,完成分离、除砂过程。
所述的圆锥筒体(3)的内侧为陶瓷内壁体(3-1)。陶瓷的耐磨性能好,这样可以提高旋流器的使用寿命。
可适当减小旋流器的圆筒体直径,以加大分离因数,适当增加圆筒体高度,以延长分离时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可以将多个旋流器串联或并联起来,以提高处理量。
在集砂斗的下部可接入反冲水,对集砂斗进行反冲,以减少细砂中的淀粉乳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邹平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布电场式电除尘器
- 下一篇:具有防污增透膜的视窗玻璃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