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385.7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彬;陈文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7/00 | 分类号: | B62M17/00;F16D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装置,特别有关一种利用柱孔部与柱轴部的面接触方式以达到相互配合的公、母件间的定回转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图1表示习知速克达(SCOOTER-TYPE MOTORCYCLE)的后轮圈结构P1的组合图。后轮圈结构P1包括连接有一变速箱a1的一输出轴a2、一后轮圈a3与一螺帽a4,其中,后轮圈a3配合于输出轴a2之上,并且利用螺帽a4将后轮圈a3固定在输出轴a2之上。
图2A、2B分别表示输出轴a2、后轮圈a3的立体图。
输出轴a2包括一外滑槽a22及一末端螺纹a23。后轮圈a3包括一内滑槽a32及两端部e301、e302,其中,内滑槽a32以相对于输出轴a2的外滑槽a22而设置于中心位置上,并且内滑槽a32由端部e301延伸至另一端部e302。
当后轮圈a3设置于输出轴a2时,后轮圈a3的内滑槽a32配合于输出轴a2的外滑槽a22,并且经由螺帽a4锁合至末端螺纹a23可将后轮圈a3固定于输出轴a2之上。
图3表示沿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由于后轮圈a3需与输出轴a2保持同心运转,外滑槽a22与内滑槽a32之间的裕度设计必须相当精确之外,同时也增加了组装时的困难度。
图4表示习知速克达的后轮圈结构P2的组合图。后轮圈结构P2包括连接有一变速箱b1的一输出轴b2、一后轮圈b3与一螺帽b4,其中,后轮圈b3配合于输出轴b2之上,并且利用螺帽b4将后轮圈b3固定在输出轴b2之上。
图5A、5B分别表示输出轴b2、后轮圈b3的立体图。
输出轴b2包括一外滑槽b22及一末端螺纹b23,其中,外滑槽b22具有一有效滑槽区b221与一无效滑槽区b222,无效滑槽区b222邻接于变速箱b1,有效滑槽区b221位于无效滑槽区b222与末端螺纹b23之间。后轮圈b3包括一圆柱孔区b31与一内滑槽b32,其中,内滑槽b32以相对于输出轴b2的外滑槽b22而邻接于圆柱孔区b31。
图6A、6B分别表示沿图4的线段B-B、C-C的剖面图。
当后轮圈b3设置于输出轴b2时,后轮圈b3的圆柱孔区b31可避免与输出轴b2的无效滑槽区b222产生干涉,并且当后轮圈b3的内滑槽b32配合于输出轴b2的有效滑槽区b221,经由螺帽b4锁合至末端螺纹b23的作用下,后轮圈b3便可被固定于输出轴b2之上,如此可使得后轮圈b3与输出轴b2之间保持同心运转。
然而,由于外滑槽b22与内滑槽b32之间裕度较小,造成后轮圈b3配合于输出轴b2时的困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增加相互配合的公件与母件之间的裕度,使得母件与公件之间保持同心运转,并且简化组装程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与一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包括一公件与一母件。公件连接于动力源,公件包括一柱轴部与一第一滑槽轴部,其中,柱部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滑槽轴部包括复数第一凸块与复数第一凹部。母件是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公件,母件包括一柱孔部与一第二滑槽孔部,柱孔部具有一第二表面,第二滑槽孔部包括复数第二凸块与复数第二凹部。当母件经由公件所驱动而回转时,柱孔部的第二表面面接触于柱部的第一表面,第一凸块中的至少一者接触于第二凹部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可加大第一凸块与第二凹部的配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容易装配,母件可容易地与公件之间进行装配,并且母件便可与公件保持同心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后轮圈结构(P1)的组合图;
图2A是图1的一变速箱(a1)及一输出轴(a2)的立体图;
图2B是图1的一后轮圈(a3)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
图4是另一习知后轮圈结构(P2)的组合图;
图5A是图4的一变速箱(a1)及一输出轴(a2)的立体图;
图5B是图4的一后轮圈(a3)的立体图;
图6A是沿图4的线段(B-B)的剖面图;
图6B是沿图4的线段(C-C)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E)的示意图,其中,动力装置(E)包括一动力源(1)与一组合结构(W),组合结构(W)包括一公件(2)与一母件(3);
图8A是图7的动力源(1)与公件(2)的立体图;
图8B是图7的母件(3)的立体图;
图9A是沿图7的线段(a-a)的剖面图;
图9B是沿图7的线段(b-b)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