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半导体冷光源防撞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029.3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韧;李光男;文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豹科技发展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F21W101/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89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半导体 光源 防撞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半导体冷光源防撞灯。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飞机上使用的照明和信息光源均采用传统的白炽灯,白炽灯属于热辐射光源。这种灯光强度低、热耗大、可视距离短、抗震能力差、使用寿命短、使用维护不方便。如作为飞机外部照明的FJ28型灯泡平均夜航使用寿命为设计寿命的1/10~1/20,即5~10个小时,不仅造成器材供应量大、使用和维修不方便,而且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光源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寿命长、节电效果明显、通用性好、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的飞机半导体冷光源防撞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半导体冷光源防撞灯,包括单点高低卡灯头1、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内的灯托2以及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底部的接点3,所述接点3与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内的导线4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线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电路板5相连,两块电路板5之间安装有电路板后盖8,两块电路板5正面垂直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7,每块电路板5上均安装有降压限流电阻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光源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节电效果明显,通用性好;而且使用时不用改变原光源的电气和机械接口,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飞机半导体冷光源防撞灯,包括单点高低卡灯头1、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内的灯托2以及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底部的接点3,所述接点3与设置在单点高低卡灯头1内的导线4的一端连接;导线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电路板5相连,两块电路板5之间安装有电路板后盖8,两块电路板5正面垂直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7,每块电路板5上均安装有降压限流电阻6。所述电路板5通过粘合剂9与灯托2粘接,导线4和灯托2通过粘合剂9与单点高低卡灯头1粘接固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5上安装有降压限流电阻RX1和RX2,第一组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1、D12、D13、D14、D15和D16与第二组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21、D22、D23、D24、D25和D26并联后与降压限流电阻RX1串联,第三组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30、D31、D32、D33、D34、D35和D36与第四组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40、D41、D42、D43、D44、D45和D46并联后与降压限流电阻RX2串联,降压限流电阻RX1和RX2相并联后通过导线4与DC28V直流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豹科技发展公司,未经西安飞豹科技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