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930.1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闵永林;胡传平;薛林;施巍;王永福;马皎皎;曹永强;殷海波;周凯;杨昀;宋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E04H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正压 消防 救生 通道 | ||
1. 一种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由风机、风管、至少一个通道单元和至少一个救护站单元组成,其中,风管连接于风机和逃生通道单元之间,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风机通过风管将新鲜空气送入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使其内部保持足够的正压以阻止外界烟气进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送风管道由软质风管与有骨架风管组成,有骨架风管与软质风管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分别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的门襟和门帘通过拉链开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由气柱式支撑框架和外层材料组成,气柱式支撑框架底部的气柱上设置有充气阀、泄压阀和排气阀,充气时充气阀与高压气瓶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在风管、通道单元、救护站单元的外层材料表面,以及通道单元、救护站单元的内部底面上均设置有反光指示标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在通道单元和救护站单元内部设置灯具快速固定装置,便于安装便携式消防照明灯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正压消防救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救护站单元配备一个辅助设备箱,其辅助设备包括医疗急救设备、照明设备和呼吸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9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座防喘阀
- 下一篇:钢桶表面抛丸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