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冷启动的甲醇/乙醇驻涡微燃烧器预热进气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5540.0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肖云汉;王岳;武辉;张哲巅;穆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N17/053 | 分类号: | F02N17/05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冷启动 甲醇 乙醇 驻涡微 燃烧 预热 进气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汽车冷启动的甲醇/乙醇驻涡微燃烧器预热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甲醇/乙醇燃料在进气管内的驻涡微尺度燃烧器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与发动机进气混合,从而提高进气温度,解决汽车的冷启动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液体甲醇/乙醇燃料首先在流经预热蒸发器通道时,被预热蒸发为气体,通过内喷嘴后,形成甲醇/乙醇蒸汽射流;
S2、蒸汽射流喷射到驻涡微尺度燃烧器的驻涡发生器内,和从进气口流入的空气在此发生化学反应,扩散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S3、扩散燃烧通过驻涡发生器产生的驻涡来稳定;
S4、高温烟气从出气口出来与未进入驻涡发生器的主气流冷空气混合,使得燃机进气温度比较均匀,大幅提高了进气温度;
S5、将预热的进气送入汽车进气歧管,为燃机提供较高温度的进气从而解决冷启动的问题。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进气方法使用的预热发动机进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位于空气滤清器之后、进气歧管之前,包括预热蒸发器和驻涡微尺度微燃烧器,其中,预热蒸发器包括支撑部件、加热装置和燃料通道,通过加热装置对燃料通道内的甲醇/乙醇燃料加热,使甲醇/乙醇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驻涡发生器;驻涡微尺度燃烧器包括电子点火器、驻涡发生器及燃烧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为长形管状,其一端为进口A,与空气滤清器的出口连通,另一端出口B与汽车进气歧管连通;
装置内部的通道中装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中心,位于内部的通道中轴线上固接有驻涡发生器,驻涡发生器的渐缩式进气口朝向进口A,其渐扩式出气口朝向出口B;驻涡发生器的出气口、支撑部件与预热进气装置侧壁包容的空间构成燃烧室;
驻涡发生器的管壁与支撑部件固接,在驻涡发生器管壁上的相对应两侧,于支撑部件内部设有微通道,一侧是点火导线通道,另一侧是燃料通道,两通道的内口与驻涡发生器的内腔相通;
点火导线通道内有点火导线,点火导线从点火导线通道外口由预热进气装置侧面引出,通道内口处固接有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电极伸入驻涡发生器的通道内,正对着燃料通道内喷嘴;燃料通道壁外侧周圆设有加热装置,燃料通道外口位于预热进气装置侧面,以管道与燃料源相通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轮辐式结构,为三辐式、四辐式或带有通孔的圆辐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点火器和加热装置,分别与汽车蓄电池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通道外口以管道与燃料源相通连,在用于甲醇/乙醇汽车的辅助点火时,通过管路和油泵与车内的油箱相通连;在用于解决柴油车冷启动时,通过管路与附带的甲醇/乙醇燃料容器相通连;或利用乙醚液体燃料作为预热进气的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5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单芯测井总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带隙结构的喇叭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