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产品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4536.2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宗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宗殷 |
主分类号: | B32B5/18 | 分类号: | B32B5/18;B32B27/06;B32B7/10;B32B25/04;B32B37/00;B29C43/18;B63B35/7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产品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包括:
一发泡核心,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复数周边,该发泡核心包括复数个发泡颗粒,且这些发泡颗粒紧密地相互结合;其中,该顶面具有至少一凹部;
至少一顶皮,其结合且填满该发泡核心的凹部;以及
一第一塑胶图膜,其全面地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顶面、周边及该顶皮;其中,该第一塑胶图膜内具有可见的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产品还包括一底皮,其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塑胶图膜包括:
一第一结合膜,以供与该发泡核心的顶面、周边及该顶皮产生良好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顶皮包括:
至少一第一发泡层,其发泡密度为1.5~12PCF,厚度为1~2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顶皮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结合膜,以供该第一发泡层与该发泡核心的凹部产生良好结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底皮包括:
一第一发泡层,其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且该第一发泡层的发泡密度为1.5~12PCF,厚度为1~25mm;以及
一塑胶板,其结合于该第一发泡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底皮包括:
一第一发泡层,其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且该第一发泡层的发泡密度为1.5~12PCF,厚度为1~25mm;
一第二塑胶图膜,其结合于该第一发泡层;其中,该第二塑胶图膜内具有可见的图案;以及
一塑胶板,其结合于该第二塑胶图膜,且其厚度大于该第二塑胶图膜;其中,从该塑胶板外可见该第二塑胶图膜的图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底皮还包括一结合膜,以供该第一发泡层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产生良好结合。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顶皮包括:
至少一第二发泡层,其发泡密度为1.5~12PCF,厚度为1~25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顶皮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结合膜,以供该第二发泡层与该发泡核心的凹部产生良好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底皮还包括一第二结合膜,以供该第一发泡层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产生良好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塑胶图膜包括:
一第三结合膜,是供与该发泡核心的顶面、周边及该至少一顶皮产生良好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一发泡结构,其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该发泡结构包括一发泡基板,该发泡基板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复数周边,该发泡基板的底面结合于该发泡核心的底面;其中,该发泡基板包括复数个发泡颗粒,且所述发泡颗粒紧密地相互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一第二塑胶图膜,其全面地结合于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及周边;其中,该第二塑胶图膜内具有可见的图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一塑胶板,其全面地结合于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及周边。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至少一皮层,该皮层结合于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其中,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具有至少一容槽,供容置该皮层。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至少一皮层,该皮层结合于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及周边;其中,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及周边具有相互连通的至少一容槽,供容置该皮层。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发泡产品还包括一第二塑胶图膜,其全面地结合于该发泡基板的顶面、周边及该皮层;其中,该第二塑胶图膜内具有可见的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宗殷,未经叶宗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45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