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6540.1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楼飞;罗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产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61K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补血 功效 方便 药膳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调理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调查显示,贫血是人类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由贫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痛苦。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通过纠正偏食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多食富含铁的食物等措施来减轻贫血症状。近年来又研制开发的改善贫血的保健食品多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为基础,根据生产原料资源特点开发出的药食两用补铁补血保健食品等,药膳为其代表物之一。
药膳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以药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历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其取材广泛,用料考究,品种丰富,风味独特。配料一般因人而异,根据就餐者各人不同的生理状况配以不同的药材,以达到健身强体,治病疗伤的功用。中草药与食物相配,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可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等功效,且易于普及,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药膳在制作过程中,尤其对于一般家庭来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药味缺乏了解或掌握不够,造成中草药选用不当;2、对用药量把握不准;3、药方配置不合理。由于这些原因,给消费者食用药膳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使得消费者减轻对药膳制作过程中选药、用药和配药的顾虑,且有利于药膳原料的工业化生产、运输和流通。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其特征在于该药膳包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
龙眼肉 50-150 乳酸亚铁 1-8
当归 40-120 大枣 100-300
黄芪 50-200 熟地 20-80
阿胶粉 50-150。
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其中各组分优选重量配比如下:
龙眼肉 70-115 乳酸亚铁 2-6
当归 80-100 大枣 200-250
黄芪 100-120 熟地 45-65
阿胶粉 80-125。
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其中各组分最佳重量配比如下:
龙眼肉 80 乳酸亚铁 3
当归 95 大枣 225
黄芪 105 熟地 50
阿胶粉 100。
一种具有补血功效的方便型药膳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净制后的龙眼肉、阿胶粉、大枣干燥后粉碎成20~60目的细粉a备用;
2、将净制后当归、黄芪、熟地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后合并煎煮液,静置,取上清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05的清膏,冷却后,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60%,搅匀,冷却,静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浓缩液b备用;
3、将上述细粉a、浓缩液b和乳酸亚铁混合均匀,常规工艺灭菌、干燥后得颗粒状物c;
4、将颗粒状物c过筛后用无纺布根据需要分量封包,塑料薄膜真空包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主要原料的功能和药效:
龙眼肉:性味甘平,入脾,经心,《本草纲目》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则龙眼为良。龙眼果肉性甘,微温,补心益气,开胃健脾,养血安神,有滋补强壮之灵”。龙眼对人体有滋阴补肾、补中益气、润肺、开胃益脾、壮阳益气、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作为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血亏等滋补食物。国内外科学家还发现龙眼肉有明显的抗衰老、抗癌的作用。
当归:味甘、性温,《本草备要》谓其:“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生物碱、b-谷甾醇、棕榈酸脂、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当归生血,兼带活血的功效,具有促进血细胞生成的作用,对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运行迟缓以及血虚肠燥便秘者可谓良药。从西医角度看,当归能扩张血管、增强免疫、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糖元等功效,这与中医中“补肝”的功效有莫大关系,所以当归不仅补血,也可以改善中医意义上的“肝脏”系统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产大学,未经上海水产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6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发剂
- 下一篇:烃类加氢裂化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