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11892.0 申请日: 2006-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1073324A 公开(公告)日: 2007-11-21
发明(设计)人: 张洪勋;王会利;李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01N47/40 分类号: A01N47/40;A01P7/04;A01N43/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增效 杀虫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它含有氟虫腈和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属于新型、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配方。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由于病虫害造成作物产量损失无法估量,为此每年都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挽回作物产量损失。近年来,虫害在农作物,例如水稻、果树、蔬菜、花卉以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农药滥用,使害虫对农药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抗性,造成害虫防治效果逐年降低。此外,目前农林业生产中仍旧以化学农药为主要品种,许多化学农药残留于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品种。

氟虫腈(锐劲特,Fipronil)是由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于1989年成功开发的一种含氟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宽,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内吸作用,持效期长,属中低毒类农药,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替代农药之一。但其杀虫速度较慢,并且在防治粘虫、水稻三化螟等害虫的效果较差。随着氟虫腈的大量使用,某些害虫(如小菜蛾等)已经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减少其使用量,以延缓害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或增强。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在9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类大环内酯化合物,主要由Spinosyn A和D两种活性组分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具有类似于轻微陈腐泥土的气味、浅灰白色的固体结晶。该类化合物不仅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而且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很低,对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非常安全。多杀菌素从发现、确定生物活性到早期开发的整个过程历时12年。产生该类化合物的土壤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s spinosa Mertz & Yao)是美国礼来公司对大量的土样进行筛选后于1985年发现的。

在已知的害虫防治产品中,多杀菌素的作用机制非常新颖和独特。它对昆虫具有快速触杀和胃毒等作用,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这种作用结果和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的结果是一致的。多杀菌素同时也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杀虫活性。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某类产品能以相同的作用方式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而且尚无有关多杀菌素交叉抗性的报道。

多杀菌素能有效地控制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另外它还可以很好地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吞食叶片的害虫种类以及螨类和线虫等。多杀菌素具有高杀虫活性的同时,对捕食性昆虫还表现出较低毒性,对鳞翅目害虫而言,多杀菌素是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较之传统的氯氰菊酯,多杀菌素对一些重要的有益昆虫都显示出较低的杀虫活性,而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多杀菌素和氯氰菊酯两者的活性强度通常不相上下。

多杀菌素的另一个优点是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相对低毒,对水生动物也只是轻微的中等毒性,此外,哺乳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多杀菌素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或神经毒性。

本发明克服了单用氟虫腈的不足,如降低了制剂的毒性、扩展了杀虫谱,延缓了氟虫腈及多杀菌素抗药性的产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氟虫腈与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它具有较好的增效防虫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各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本发明组合物的产品中含有活性组分的量取决于氟虫腈与多杀菌素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但也取决于两化合物间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同时也与靶标害虫有关,即活性成分间比例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即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的相对比例基于二者重量的份数为1∶100到100∶1,较佳比例为1∶50到50∶1,最佳比例为1∶20到20∶1。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组分为总重量的0.5%至95%。

本发明组合可以转换成常规制剂如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剂、粉剂、膏剂、种衣剂、微胶囊剂和水面漂浮剂等。

施用形式取决于特定的使用。在各种情况下,须保证它们的分散尽可能的细微和均匀。

这些制剂可以用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用溶剂和/或载体,如果需要,采用乳化剂和分散剂来填充,如果用水作稀释剂,也可以用其它的有机溶剂作助溶剂。

适用于此目的的助溶剂主要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1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