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带束层结构的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2391.0 | 申请日: | 200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G·L·达吉尼;S·比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B60C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带束层 结构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包括前桥和后桥的四轮车辆,前桥安装有第一轮胎和第二 轮胎,后桥安装有第三轮胎和第四轮胎,其中所述第一轮胎至所述第 四轮胎各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环形胎体结构,所述胎体 结构包括胎冠部分和两个轴向相对的侧部,每个侧部与用于将轮胎安 装到轮辋上的相应胎圈结构相关联;在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的胎 面带;设置在胎体结构和胎面带之间的带束层结构;在轴向相对的位 置施加至胎体结构的一对侧壁,其中所述带束层结构包括:
第一带束层,其包括以第一带束层角设置的多个基本平行的细长 的金属加强元件;
第二带束层,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处在径向内部位置,包括 以第二带束层角设置的多个基本平行的细长的金属加强元件,第二带 束层角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角具有相反的符号;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带束层角具有从15至40度的绝对值;
相对于第一带束层设置在径向外部位置的零度带束层,所述零度 带束层包括细长的加强元件,所述零度带束层的所述细长的加强元件 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设置成以便形成基本上为零的带束层角;
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带束层处在径向内部位置的第三带束层, 所述第三带束层包括以第三带束层角设置的多个基本平行的细长的加 强元件,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角相对于所述第二带束层角具有相反 的符号,
其中,所述第一轮胎的第三带束层角和所述第二轮胎的第三带束 层角具有从50至75度的绝对值,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轮胎的第三带束层角和所述第四轮胎的第三带束 层角具有从75至90度的绝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所述基本平行 的细长的加强元件是金属帘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所述基本 平行的细长的加强元件是钢质帘线。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所述多个基本 平行的细长的加强元件的端部数目在50帘线/dm和100帘线/d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所述多个基本 平行的细长的加强元件的端部数目在50帘线/dm和80帘线/d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带束层角具有相 同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对应于第 一带束层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大于所述 第三带束层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在与轮胎赤道平 面交叉的中心区被中断。
10.根据权利要求2、4至9中任何一项的车辆,其中第三带束层 的加强元件中的每个是包括多个螺旋形元件的帘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车辆,其中所述螺旋形元件是通过变形预 成形的,所述变形是从直线周期性的偏离的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所述零度带束层的加强元件用 织物帘线制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各个所述轮胎的高宽比为从0.20 到0.65。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各个所述轮胎的高宽比为从0.25 到0.55。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各个所述轮胎的高宽比为从0.25 到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23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