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受控离合器的机动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0435.8 | 申请日: | 200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P·热弗鲁瓦;C·奥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VALEO离合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全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受控 离合器 机动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带有受控离合器的机动车的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机动车配有一发动机自动停止与重启装置。
背景技术
[02]所述的发动机自动停止与重启装置(或者按照常用术语被称为“Stop and Go”装置)主要被用来减少碳氢燃料的消耗,尤其是在城市中遇交通灯停车以及交通堵塞的情况时,并且它被用来由此减少机动车发动机排放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
[03]更好的是,所述装置结合一通过作动器的离合器操纵使用,所述通过作动器的离合器操纵利用一离合踏板被关联至一自动化变速箱、一自动变速箱或一手动变速箱,该离合踏板通过电连接起作用。通过作动器进行的离合器操纵需要确定离合器的贴合点(point de léchage),即确定在离合器方向上最靠前离合器的曲线上的点,对于该贴合点并不总是传动装置扭矩,同时需要跟踪该贴合点的变化,用以在当离合器受控启动时避免车辆传动装置中出现碰撞与突然停顿。
[04]确定所述贴合点的不同方式已经在现有技术中被提出,但它们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且有时很难实施。
发明内容
[05]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出一方法,该方法能确定机动车中受控离合器的贴合点,所述机动车配有一上述类型的发动机自动停止与重启装置,所述确定能在可用时间内进行,并且不会损害机动车的运行及驾驶的舒适性。
[06]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动车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机动车包括:一离合器,其由一作动器操控;以及一发动机自动停止与重启装置,其在预设条件下自动停止与重启所述发动机,所述条件尤其包括所述变速箱处于一空档位(position neutre),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机动车发动机的停止由前述装置操纵时,在该发动机停止之前的时间段内,确定所述离合器的贴合点。
[07]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因此为确定离合器的贴合点而利用所述时间段,其中所述时间段为规定条件齐备时由前述装置发出的停止指令与发动机有效停止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段很短,通常约为一秒,但足够进行所述确定,该确定在所述条件中被实施时,它发生在机动车被停止时,且它不会损害机动车的运行及驾驶的舒适性。
[08]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一次由前述装置操纵发动机停止时,确定所述离合器的贴合点。
[09]这能允许按照环境条件与机动车及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精确地跟踪贴合点的变化,且因此能够精确地操纵受控离合器的启动,以不损害机动车的运行及驾驶的舒适性。
[10]本发明还提出,如果上述时间段对于所述确定太短,就禁止或中止对贴合点的确定。
[11]因此可以在所述停止由前述自动停止与重启装置操控时避免延误机动车发动机的停止,且在下一次停止中可进行对贴合点的确定。
[12]按照本发明的更好的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检测所述机动车变速箱的一原动轴的旋转,来检测所述离合器的贴合点的位置。
[13]以实用方式,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从所述离合器打开位置开始逐渐闭合该离合器并且通过重新打开所述离合器,来检测所述离合器的贴合点,所述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一预设的最小数值。
[14]所述对贴合点的确定对于机动车驾驶员或乘客而言是完全透明的:事实上,在离合器打开、变速箱位于空档位或静点且变速箱的原动轴处于停止(机动车原则上被停止)的情况下,仅需要部分闭合离合器,直到检测到机动车变速箱的原动轴被投入旋转,随后再重新打开离合器,以回到初始条件。
[15]由于离合器被一作动器操控,所述作动器包括一活动元件,所述活动元件的移动相应于离合器的打开与闭合,因而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离合器的作动器的该活动元件的位置,并在该位置相应于所述离合器的贴合点时记录所述活动元件的位置。
[16]由前述装置发出的停止指令与发动机有效停止之间间隔的时间段也被用来在进行新的贴合点确定之前,寻找离合器贴合点的或者离合器作动器的活动元件相应位置的前面已被记录的数值。这能允许直接观察贴合点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ALEO离合器公司,未经VALEO离合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驱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水吸式汽车排放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