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硝唑结肠定位缓释制剂有效
申请号: | 02125545.8 | 申请日: | 200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柏俊;孙备;吕凌;费勤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4164 | 分类号: | A61K31/4164;A61K9/22;A61K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硝唑 结肠 定位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的缓释制剂,特别是结肠定位缓释制剂。
背景技术
甲硝唑为一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感染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甲硝唑药物制剂有多种,主要有普通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和普通缓释制剂(美国上市,商品名为Flagyl ER,专利号为WO:9520383)。近年来,临床上有用甲硝唑治疗结肠炎的报道,结肠炎是一种多发的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主要采用保守疗法同时使用抗菌素或抗炎激素。在治疗结肠炎应用中,普通甲硝唑口服制剂由于在胃内吸收,难以到达结肠部位,对结肠炎的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结肠定位给药技术,将甲硝唑制成结肠定位缓释制剂,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解决了临床应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不同给药体系的释药机理,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A、PH依赖型释药系统:如5-ASA结肠肠溶片。此类释药系统的生物个体差异偏大,研究证明约有90%的靶向定位可靠性。
B、时滞释药系统:如5-ASA结肠定位给药时控微丸。药物在小肠段保留时间通常为3-4h,基于此点设计出时滞型结肠靶向系统,确保药物在离开胃部3-4h后开始释放,但由于胃排空时间极不规则,因此用药个体差异大。
C、菌群触发释药系统:利用结肠菌群产生的酶作用于包裹材料或阻释剂(如瓜尔胶)而引起释药,如阿苯达唑结肠片。但甲硝唑不宜制备成此类释药方式,因甲硝唑对厌氧菌的强大杀灭作用,使释放出的甲硝唑杀灭了大量的细菌,由菌而产生的酶便消失了,没有了这些酶的作用,后续的给药便无法释出了。
本发明采用A系统将甲硝唑制成结肠定位缓释制剂,这种缓释制剂可以是缓释片剂或缓释胶囊剂,其原理是先将药物制备成在结肠介质中符合缓释特征的片芯、颗粒或微丸,再外包在胃液、小肠中均不溶的树脂膜。药物口服后,在胃和小肠段,由于PH依赖型树脂的保护,尽管药物在胃和小肠的运转时间有较大个体差异,都可保证药物在胃和小肠中不释放,从而保证把药物定量输送到结肠中;当药物到达升结肠时,树脂在1h左右被溶解,此时药芯开始按缓释规则释放药物。药物在结肠中的运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平均结肠运转时间约20h左右,由于药物被制成缓释形式,从而可确保药物较平稳地输送到整个结肠系统(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按此原理制成的甲硝唑结肠靶向缓释剂,对治疗结肠炎的专一性更高,更大的提高了疗效,而副作用大大降低。且一日只需给药一次,生物顺应性提高,且用量降低。
本发明的缓释制剂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两种:
1、先按照常规骨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采用阻释剂与甲硝唑混合后制成缓释颗粒,压成骨架缓释片后,再外包PH依赖型肠溶树脂;或将缓释颗粒装入结肠专用空心胶囊中。
2、先按微丸制备法,将甲硝唑制成微丸,先包一层缓释衣层,达到符合要求的缓释效果后,再包一层PH依赖型结肠溶树脂。
本发明可选用的阻释剂包括:
a、纤维素类:如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
b、藻酸盐类:如藻酸钠等。
c、树脂类:如各种聚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CAP等。
d、融蚀性辅料:如氢化植物油、蜂蜡、石蜡,树胶,果胶等。
本项目可选用的在胃液、小肠中均不溶的缓(控)释包衣材料包括:
HPMCP、CAP、虫胶、EC、聚丙烯酸树脂等。
本发明的缓释制剂,其中的甲硝唑含量为每片50mg-1000mg,其余为缓释材料、在胃液、小肠中均不溶的材料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片重在100mg-1500mg,或甲硝唑的含量按重量份计为50-1000,缓释材料、在胃液、小肠中均不溶的材料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为20-500。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缓释制剂进行初步的释放度和体内动力学实验,以证明本发明的缓释制剂的作用和效果。
实验例一.甲硝唑结肠定位缓释片(胶囊)、微丸的释放度测定:
方法:按CP2000附录X C第一法,转速100转/min,浓度37±0.5℃,UV法测定样品在各时间点的吸收度,测定波长为277nm,按C6H9N3O3的吸收系数为377计算溶出量。
测定数据见附表。
其中:介质一:为人工胃液(0.1mole的盐酸)。
介质二:为人工肠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药物研究所,未经安徽省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5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