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CR检测谷丝核菌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803602.3 申请日: 2001-01-09
公开(公告)号: CN1395621A 公开(公告)日: 2003-02-05
发明(设计)人: J·J·贝克;C·J·巴奈特 申请(专利权)人: 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07K14/37;C12N15/31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唐伟杰
地址: 瑞士***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pcr 检测 谷丝核菌
【说明书】:

发明涉及种特异性引物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一种小麦真菌病原体的用途。这些引物可用于监控植物种群中病害的发展。

每年,植物病害引起相当可观的作物减产,这既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又在世界许多地方导致当地人口营养供应不足。杀真菌剂的广泛使用为防止植物病原体侵袭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尽管用于杀真菌剂的费用达到10亿美元,但在1981年全世界范围内作物损失约占作物价值的10%(James,1981;Seed Sci.& Technol.9:679-685)。

病害破坏的严重程度由病原体的进攻性和宿主的反应决定的。大多数植物育种计划的一个目的是增加宿主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一般地,不同品种的病原体与同一作物的不同变种的相互作用不同,并且许多宿主抵抗源仅能抵御特定的病原体品种。而且,一些病原体品种导致病害早期症状,但对作物的伤害很小。Jones和Clifford(1983;谷类病害(Cereal Diseases),John Wiley)报导,在将抗性引入宿主栽培品种时,预期会在病原体种群中出现强致病性的病原体类型。因此,有必要监控病原体种群。另外,已有几篇关于对特定杀真菌剂产生抗性的真菌菌株的进化的文献案例。早至1981年,Fletcher和Wolfe(1981;Proc.1981 Brit.Crop Prot.Conf.)主张,因杀真菌剂氯苯氧基二甲乙基三唑乙醇的使用,来自春大麦的24%白粉菌种群和来自冬大麦的53%白粉菌种群表现出相当可观的变异性,并且在不同品种之间这些种群的比例不同,其中最敏感品种具有最高发生率的较不敏感变种。真菌对杀真菌剂的敏感性有相似的变异。已有文献记载了小麦霉属(同样对氯苯氧基二甲乙基三唑乙醇)、葡萄孢属(Botrytis)(对苯菌灵)、核腔菌属(Pyrenophora)(对有机汞)、假尾孢霉属(Pseudocercosporella)(对MBC型杀真菌剂),以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对三唑类等等(Jones和Clifford;谷类病害,John Wiley,1983)。

在国际市场上,小麦是目前最重要的农产品,约占全世界耕种土地的20%(1977;小麦病害概略(Compendium of Wheat Diseases),美国植物病理学协会,第1页)。全世界小麦供应量的80%来自北美、欧洲、中国和苏联。每年,因病害而损失大约全球小麦产量的20%。

尖锐眼状斑纹病(sharp eyespot)是由谷丝核菌van der Hoeven(有性型Ceratobasidium cereale Murray & Burpee)引起,可发生在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1977;小麦病害概略,美国植物病理学协会,第50页)。一些病原体分离物仍能感染草坪草,引起黄斑病。严重的小麦感染会引起早熟和倒伏,因而影响产量。现在,还没发现对尖锐眼状斑纹病有抗性的栽培品种。

因此,的确需要发展能在感染早期鉴定出特定真菌病原体的技术。通过在作物出现明显的病害症状之前鉴定出具体的病原体,农学家能评估在作物品种中已鉴定出的病原体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影响,并且如果有必要运用杀真菌剂,将能选择合适的杀真菌剂。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分离的DNA分子,其包括选自下组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a)谷丝核菌的ITS1,其中谷丝核菌的ITS1包括:SEQ ID NO:17的核苷酸31-243,SEQ ID NO:18的核苷酸31-242,SEQ ID NO:19的核苷酸31-243,SEQ ID NO:20的核苷酸31-241,SEQ ID NO:21的核苷酸31-243,SEQ ID NO:22的核苷酸31-243,SEQ ID NO:243的核苷酸31-180,SEQ ID NO:24的核苷酸31-240,SEQ ID NO:25的核苷酸31-242,或SEQ ID NO:26的核苷酸31-24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未经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