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给药的负压治疗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5718.6 | 申请日: | 200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治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治疗器,尤其是一种可给药的负压治疗器。
负压治疗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治病手段。通常是使用一个敞口的陶制、瓷制或玻璃制的罐,在其中制造一个负压,将罐吸在人体的某一部位上,对该处具有吸拔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这样的吸拔,可以将人体该局部的风寒等拔出,起到减轻疼痛等不适和治病的作用。传统的负压治疗器(俗称拔火罐)是通过在罐内点燃一定量的燃烧物,然后,迅速地将罐口压在人体的治疗部位上的方式进行的。后来,人们觉得这样拔火罐使用起来不安全,极易烧伤人体被治疗的局部皮肤,由此出现了抽吸等方法使罐内形成负压的拔火罐。在长时间的负压治病过程中,人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人体的局部皮肤在受负压吸拔时,该部位皮肤的毛细孔张大,如果这时能够对该皮肤施加相应的药物,药物的吸收效果会很好,故而,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可以向负压治疗的局部皮肤给药的负压治疗器。例如,中国专利号为98204795.9,名称为“多功能皮肤给氧给药负压罐”的实用新型等。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负压治疗器存在如下一些缺点:
1、治疗器产生负压的结构复杂,操作也比较繁琐。
现有负压治疗器在敞口容器的器壁上往往设有抽气孔,同时,还要配备抽气装置,在治疗时,用抽气装置通过负压罐上的抽气孔将罐内的气体抽出以产生负压。这样,产生负压所使用的设备比较复杂,实施起来也很麻烦,不利于负压治疗方法的推广,特别是在家庭中实施治疗难度较大。
2、治疗器给药的结构复杂,给药量不易控制,操作难度大。
现有负压治疗器在给药的结构上一般是在罐壁上设孔,连接一导管,导管的一端插入药(所述药只能是药液)中,在罐内形成负压后,在罐内压力与大气压的压差作用下,药液被抽吸进罐内,附着在吸拔的局部皮肤上。再在负压罐上设置给药用的孔和导管,同时还要附设药液容器,装置结构的复杂是显而易见的。另外,给药剂量的控制更是难于准确把握。
3、治疗器造价高,难于个人专用,而多人混用易出现交叉感染问题。
由于抽气、给药等功能,使得现有负压罐的造价较高,很难做到个人使用,现在各种皮肤病很多,而在负压治疗中,难免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各种体液会对负压罐造成污染,所以,以往的给药的负压治疗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定量给药的可给药的负压治疗器以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负压治疗器为一端密封、另一端敞口的筒体,其由具有渗透吸附性能的材料制成,构成筒体的至少筒壁中含有药物;位于敞口处的所述筒壁最好比其它处的筒壁薄。
所述的筒体最好是用竹、木等材料制成,这类材料可以在其中含纳较多的药物成分,同时,这种天然的材料不会与所含纳的药物发生降低药效或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物质的反应,另外,这种材料来源很广,成本低,对本治疗器的良好的使用产生积极的效果。所述的药物因用本负压治疗器所医治的病症的不同而异。
在使用的时候,将含纳有药物的所述筒体以水或水蒸气予以加热,然后,将加热了的筒体稍加冷却即压置于患处,随着筒体的继续冷却,由于压置于皮肤上而密封在筒体中的空气也被冷却而体积减小,由此,则使筒体被吸拔在皮肤上可对吸拔的患处实施负压治疗。由于在筒壁内含纳有药物成分,在实施负压治疗的同时,筒体中的药物成分由皮肤吸收,其原理为:当筒体在皮肤上吸上之后,负压促使筒体中的药物定向地向筒体内部挥发,同时,由于筒内负压的影响,使局部的皮肤毛孔扩张,药物通过扩张的毛孔可迅速渗透到体内,从而在负压治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给药的治疗。治疗时将整个筒体加热,还可以使局部皮肤因受热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对药物的吸收有利,也具有热理疗的作用。
之所以在筒体的结构上设计成敞口一端的筒壁厚度较小一些,其是为使该处比筒体的其它部分冷却得快一些,这样,在将整个筒体还是比较热的筒体压置于患处的皮肤上时不会出现烫疼的情况。一般敞口处筒壁的厚度应在2~8毫米。筒体的长度最好在30~120毫米。筒体长一些,可产生较大的负压。筒体的口径一般是根据治疗的局部表面的大小而定,可在10~100毫米之间选择。
上述负压治疗器的制作方法如下:
a、将治疗所用的药物放入水中,药物的种类和比例均根据所治疗的疾病而定;
b、将用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加工成的筒体置于上一步骤制得的包含有药物的水中或上方通过浸泡和/或蒸或煮的方式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治,未经王兴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