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制器接线错误测试有效
申请号: | 00808927.2 | 申请日: | 200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5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C·S·海恩;K·格罗勒;C·E·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讯号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88 | 分类号: | B60T8/88;B60T8/36;B60T13/68;B60T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章社杲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制器 接线 错误 测试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的监控和测试,特别涉及装有气动制动器的汽车的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监控和测试,以确定制动系统调制器接线是否错误。尽管本发明用于自适应制动系统,但也可用于其他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如电-气动制动系统。
一般来说,驾驶员必须确定汽车的制动系统是否始终工作正常。因此,汽车启动时通常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保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正常。一种检查涉及制动压力调制器的螺线管和操纵各阀和有选择地控制与汽车制动器连通的电路。例如,重要的是识别螺线管是电开路还是短路。如螺线管电路发生电开路或短路,则关闭制动系统,向汽车驾驶员发出合适警报信号。
制动压力调制器一般包括一控制相关连的一气压源的进气阀或保持阀和一有选择地开动将制动压力排出到大气中的排气阀。排气阀开动时,进气阀或保持阀也必须开动,以防止从气压源供应给调制器的空气倾泄到大气中。
该制动系统还包括一电子控制单元(ECU),该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测量车轮转速的转速传感器的输入。该ECU对这些车轮转速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是否将锁定一个或多个车轮。如探测到一初始锁定状态时,ECU就开动进气阀或保持阀,进气阀或保持阀切断气压源与制动致动器之间的连通,从而保持致动器内当时的气压值。如同时开动保持阀和排气阀,则制动致动器中的压力排出到大气中。
ECU与每一调制器有三根连线。一根线为向两螺线管供电的电源线。第二连线用作进气阀或保持阀起保持作用时的地线。最后,第三连线用作排气阀起排气作用时的地线。保持和排气连线有时会接反。由于两螺线管的电阻相同,因此ECU无法检测这两根连线是否接反。
美国专利No.5,327,781根据接线正确的调制器与接线不正确的调制器的排气声之间的差别来检测接线错误。特别是,与生成约30毫秒的排气脉冲的接线错误调制器比较,保持螺线管接线正确时励磁10毫秒。测试时这一时间差别或排气声的差别不足以可靠地识别接线错误的调制器。
当原设备制造商或机械师接错调制器的连线时,牵引控制或ABS事件中会遇到汽车的停止距离加长或会排出过多系统压力。
本发明设想一种克服上述和其他问题的新的改进的装置和方法,提供一种确定调制器是否接线错误的可靠、有效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概述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改进装置和方法。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装置和方法包括确定在一控制一汽车上的至少一个车轮的制动子系统的调制器中的排气和保持电磁阀的接线是否正确。首先,踩下汽车的制动踏板。然后,打开汽车点火开关以驱动汽车和ECU。该系统使用ECU确定排气和保持电磁阀的至少之一是否开路或短路。如测定是肯定的,把该汽车的该信息存储在ECU中一存储装置中,取消测试。如测定是否定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停顿预定时间。举例说,该系统然后对第一个保持电磁阀励磁至少两次,然后对排气电磁阀之一励磁一次。最后,该系统确定该励磁步骤是否生成两个或多个信号。如生成两个或多个信号如听得见的信号,则电磁阀接线错误。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该系统相继对多个车轮的调制器进行停顿和阀励磁。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可更可靠地检测一调制器中的电磁阀的接线错误。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螺线管接线错误的可能性减小。
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其他优点。
附图简要说明
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部件和部件的布置以及不同的步骤和步骤的次序为形式。附图只以说明一优选实施例为目的,不应看成对本发明有所限制。
图1为装有一控制车轮锁定的自适应制动系统的汽车的气动制动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系统中所使用的那类调节阀的横截面图;
图3为调制器电路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说明图1所示系统进行本发明测试的流程图。
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讯号公司,未经联合讯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8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