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副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5440.8 | 申请日: | 200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国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B60T7/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朱黎光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是一种机动车副制动器。
刚从驾校毕业的学员,拿本后技术尚不熟练,驾车上路处理情况没有把握,在一段时间内需老司机陪练。但现有的机动车都没有安装副制动器,因此出现即使有老司机在身边陪练也出事故,其原因在于老司机虽然意识到有发生事故的危险,却因在旁边无法控制车辆,而眼看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由陪练司机操控的、装卸方便、安全可靠、制动灵敏的机动车副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机动车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固定臂,该固定臂的一端固设于车内,另一端位于机动车制动器杆的下方;一闸线,该闸线的一端外软管通过固定夹固定于机动车制动器的制动杆上,闸线内部钢线固定于固定臂上;一控制闸线的闸线控制器与闸线的另一端结合。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上述闸线控制器为脚踏式或手控式,其上设有一小孔,闸线内部钢线穿过该小孔后固定于车体上。
上述固定臂为一L形弯杆,其折弯的两臂长度可调,其一端通过一单向旋转制动机构枢设于离合器杆或油门杆上,其另一端位于制动器杆的下方,且与闸线内的钢线相连接。
上述单向旋转制动机构是为棘轮棘爪机构,其中该棘轮与固定臂固接,并枢设于一U形安装板上,该U形安装板用螺钉固定于离合器杆上,U形安装板上还装有使棘轮单向制动的棘爪、棘爪弹簧和使固定臂与离合器杆夹角适当外张的固定臂弹簧;该棘爪为杠杆式,杠杆的一端为尖爪,另一端与另一闸线一端的内部钢线结合,该端闸线的外软管固定于U形安装板上,该闸线的另一端与另一闸线控制器连接;该另一闸线控制器为手闸控制器,是由外框、L形闸柄所组成,外框上设有一小孔,闸线内钢线穿过该小孔后与L形闸柄的一端固接,闸线的外软管固定于该外框上,L形闸柄的弯角处枢设于外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由陪练司机操控的、装卸方便、安全可靠、制动灵敏的机动车副制动器,从而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臂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臂结构装配图。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动车副制动器,设有一固定臂1,该固定臂1装设于车内适当位置处,使其一端部位于机动车制动器的制动杆4的下方;设有一闸线3,该闸线3的一端外软管通过固定夹12固定于机动车制动器的制动杆4上,闸线内部钢线5固定于固定臂1上;一控制闸线3的闸线控制器6与闸线3的另一端结合。
上述闸线控制器6可为脚踏式或手控式,其上设有一小孔18,闸线3内部钢线5穿过该小孔18后固定于车体上。
一旦发生事故危险,陪练司机可拉动或踩下闸线控制器6,拉动闸线内部钢线5,即可使制动杆4向下方固定臂1的方向运动,达到制动的目的。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固定臂1是装设于离合器杆2上(也可安装于油门杆上),上述固定臂1是为一L形弯杆11,其折弯的两臂长度均可调,以适应不同机动车的安装需要,其一端通过一单向旋转制动机构10枢设于离合器杆2(或油门杆7上),其另一端位于制动器杆4的下方,且与闸线3内部的钢线5相连接。该单向旋转制动机构10的作用是,当陪练司机拉动或踩下闸线控制器6,拉动闸线内部钢线5时,固定臂不会被拉向上,只能使制动杆4向下方固定臂1的方向运动,达到制动的目的,而当踩下离合器杆2时,固定臂1不会影响离合器杆2(或油门杆7)的运动。
结合图2、3所示,上述单向旋转制动机构10是为棘轮棘爪机构,其中该棘轮13与固定臂1固接,并通过轴承8枢设于一U形安装板14上,该U形安装板14用螺钉固定于离合器杆2上,U形安装板14上还装有使棘轮13单向制动的棘爪15、保持棘爪15与棘轮13不干涉的棘爪弹簧16和使固定臂1与离合器杆2夹角适当外张的固定臂弹簧17。上述棘爪15是为杠杆式,杠杆的一端为尖爪,另一端与另一闸线9的一端的内部钢线19结合,该端闸线的外软管固定于U形安装板14上,该闸线9的另一端与另一闸线控制器20连接(如图1所示)。闸线控制器20可为手闸控制器,是由外框21、L形闸柄22所组成,外框21上设有一小孔23,闸线9的内钢线穿过该小孔23后与L形闸柄22的一端固接,闸线9的外软管固定于该外框21上,L形闸柄22的弯角处枢设于外框21上。在未捏动L形闸柄22时,棘爪15与棘轮13不干涉,固定臂1对离合器杆的运动无任何影响;捏动L形闸柄22即可拉动棘爪15使其与棘轮干涉阻挡固定臂1向上运动,再拉动或踩下闸线控制器6,拉动闸线内部钢线5,使制动杆4向下方固定臂1的方向运动,即达到制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国,未经王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