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化大豆粉末油脂及大豆磷脂冲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3171.5 | 申请日: | 200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江连州;孙树坤;朱秀清;石彦国;梁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J7/00 | 分类号: | A23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大豆 粉末 油脂 大豆磷脂 冲剂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脂、磷脂的生产方法。
油脂是组成人类膳食的必需成分,也是食品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原料之一。大豆油脂中含饱和脂肪酸约15%,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以上,容易自动氧化,很不稳定。作为食品的主要配料,易加速食品色素的变色或褪色,使蛋白质硬化,消化率降低,维生素受到破坏,致使营养成份发生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另外,大豆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在食品工业大量使用时,难于均匀地分散到食品粉末状原料中去,并造成称取、填充、包装容器及机械设备清洗的困难,不能满足食品制造业快速生产的需要。
磷脂是含有磷酸根的一类脂的总称,主要成份有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以及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等成份。磷脂是动植物组织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生物膜不仅是细胞的外被,也是生命三要素:即生物物质、物质能和生物信息的形成、转换、传递等必不可少的结构。磷脂以其规律的结构和性质保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参与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保证。磷脂也是大脑细胞和神经不可缺少的物质,占大脑重量的30%,是大脑中神经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磷脂在血浆中起乳化剂作用,可有效地使血清胆固醇颗粒变小,在血液中保持悬浮状态,血流畅通。磷脂参与细胞的组成和代谢,可溶解清除某些过氧化脂质,活化细胞。由于磷脂的上述功能特性,使磷脂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记忆、延缓衰老等功效。同时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前途的功能保健食品。但磷脂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基,易受温度、光照、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发生氧化等化学变化,品质劣变;磷脂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吸水溶胀成胶体,难溶于水,不利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微胶囊化技术,生产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的微胶囊化大豆油脂、磷脂冲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a、壁材液的配制:
在配料罐内加入定量的水,将包埋剂、填充剂等壁材混合均匀,加入配料罐,在50-70℃条件下,搅拌,配成15-30%浓度的水相液;
b、芯材液的配制:
将芯材(大豆油脂、大豆磷脂)与乳化剂在50-70℃条件下充分混合制成油相液;
c、乳化液的配制:
将水相液与油相液在50-70℃条件下,于配料罐内高速搅拌(剩磷脂冲剂加入调味剂);
d、微化处理:
将乳化液通过胶体磨微化处理;
e、杀菌脱臭:
将微化处理后的乳化液经真空杀菌脱臭机在120-130℃,0.04-0.1MPa条件下杀菌并脱除异味;
f、冷却:
乳化液杀菌脱臭后,经板式换热器,冷却至30-40℃;
g、均质:
将物料通过高压均质机,在25-30MPa条件下均质两次;
h、喷雾干燥:
将物料在喷雾干燥塔内,进风140-160℃,出风75-90℃条件下,干燥制得成品。
粉末油脂成品含油量可控制在20-80%之间,磷脂冲剂成品含磷脂量可控制在20-80%之间,任意调整,磷脂中卵磷脂含量可达80%。
微胶囊化大豆油脂系列产品,以油脂、磷脂作为芯材,将其包埋在复合壁材之中,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延长了产品保质期
粉末油磷、磷脂冲剂及磷脂软胶囊,将油磷与磷脂包埋在壁材之中,减少了光、热、空气中的氧和水对芯材的作用,避免了产品的劣变和化学变化,可长期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2、提高了产品功能性
粉末油磷用于食品中能充分发挥油脂的特性,具有提高风味、柔软性、口溶性、保水性、防止老化的功能。磷脂胶囊、磷脂冲剂壁材可掩盖磷脂浓重的油腻味和豆腥味,改善了产品口感和风味。
3、改善了产品水溶性
油脂、磷脂与水相不相溶,通过微胶囊化,用水溶性壁材将其包埋起来,从而改变了其水溶性,易溶于水,溶解性与乳化分散性都得到提高。
4、扩大了产品应用范围
粉末油脂与粉末磷脂不易吸热,水分含量稳定,流散性好,极易与其它粉料混合、加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磷脂软胶囊、磷脂冲剂服用方便,磷脂冲剂还可进一步加工成片剂等各种形式,因此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未经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