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12377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屏蔽电缆固定头-CN201621449507.6有效
  • 曾凡乐;李小强;曾浩;沈炳杰 - 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2-27 - 2017-07-04 - H02G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电缆固定头,包括主体、密封圈和屏蔽环,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屏蔽环上下叠置,所述屏蔽环的下端与所述主体内部的台阶面相抵,所述屏蔽环为螺旋金属,所述螺旋金属的延伸线呈圆形。在该屏蔽电缆固定头中,其中屏蔽环采用的类似弹簧的结构,因为呈螺旋型,所以当线缆与侧面相抵时,来回拉动,屏蔽环上受力的位置受力方向均为线缆延伸方向,则不会出现反向锁紧,而在横向方向上,因为金属丝的韧性,所以能够存在一定的弹性变形,继而保证夹紧线缆,所以该屏蔽电缆固定头能够有效地解决屏蔽电缆固定头中线缆不能来回拉动的问题。
  • 一种屏蔽电缆固定
  • [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CN201611115734.X在审
  • 赵伟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16-12-07 - 2017-05-31 - G02B6/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应用于光模块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可插拔光模块的电磁屏蔽效果。该光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卡接在壳体上的电磁干扰屏蔽夹,电磁干扰屏蔽夹包括C形金属片,以及固定在C形金属片一侧边上的多个金属弹片,壳体与C形金属片之间设置C形导电;当可插拔光模块插入光模块笼子时,C形导电可堵塞壳体与电磁干扰屏蔽夹之间的缝隙,多个金属弹片受光模快笼子内表面的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堵塞壳体与光模块笼子之间的空隙,进而消除电磁屏蔽夹与可插拔光模块的壳体的面接触所形成的缝隙,达到预期的电磁屏蔽效果。
  • 一种模块
  • [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束接头的连接结构-CN201520964998.7有效
  • 李文浩;王飞;关禹龙;汪超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1-27 - 2016-05-04 - H01R13/5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线束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依次安装屏蔽环、金属盘和密封,外壳尾端卡接后堵盖;所述的金属盘、密封和后堵盖上均有多个用于线缆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金属盘抵靠屏蔽环与外壳连接本实用新型对高压线束接头的后部进行了改进采用了金属金属盘、密封和后堵盖的连接,在电能传导和屏蔽连接上性能都比较优异。同时采用整体化安装模式,在金属盘、密封和后堵盖上设置有避让孔,使得装配时只需要套整体的密封和塑料堵盖来密封,不仅零数量大为减少,装配工艺也非常简单。密封效果更是优越。
  • 一种高压线接头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电缆-CN202110394005.7在审
  • 森山真至;黄得天;塚本佳典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2021-04-13 - 2022-03-15 - H01B7/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其即使反复弯曲,构成编织屏蔽的多根金属线材也不易发生断线。电缆(1)具备:具有1根以上电线(2)的电缆芯(3)、以覆盖电缆芯(3)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且将金属线材编织而构成的编织屏蔽(6)、以及以覆盖编织屏蔽(6)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护套(7),其中,在电缆芯(3)与编织屏蔽(6)之间具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由将线状的纤维丝编织而构成的编织物形成。
  • 电缆
  • [发明专利]一种腔室-CN201711013633.6有效
  • 张璐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017-10-25 - 2021-06-08 - H01J37/32
  • 该腔室的腔室壁由上而下包括第一金属筒部件、绝缘筒部件和第二金属筒部件并且包括环绕安装在所述绝缘筒部件内壁上的屏蔽,所述腔室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屏蔽通过所述开关组件与腔室的地连接或断开。根据本发明的腔室中的屏蔽通过开关与地相连或断开,在腔室未起辉时,该屏蔽为悬浮状态;而起辉后,开关闭合,该屏蔽变为接地状态,从而在减小容性耦合的同时解决了起辉困难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可控
  • 一种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